历史必修三分专题练习史必修三分专题练习.docVIP

历史必修三分专题练习史必修三分专题练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三分专题练习史必修三分专题练习

PAGE  PAGE 18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1.《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古人重视家庭教育 B.日常行为注重伦理道德 C.古人重视生活技能教育 D.以思想统一促政治统一 2.“大器晚成”、“大象无形”、“质真若渝”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最早都源自同一本先秦典籍,它是(  ) A.《春秋》 B.《道德经》 C.《论语》 D.《韩非子》 3.夏曾佑指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儒术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  ) ①仁义恭俭 ②“君权神授” ③“天人感应” ④ “三纲五常”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种思想易为处于动荡之中的人们所接受,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涣散了人们同疾病作斗争的意志,影响了人们创新医药的积极性。该思想是(  ) A.心学 B.理学 C.阴阳五行 D.佛教 5.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  )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宋朝 6.某位先秦思想家曾有如下评论:齐桓公致力连击诸侯,设法合作维持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行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形天子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该思想家应属于(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7.《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 A.维护周礼 B.实行仁政 C.强调教化 D.为政以德 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批驳,某一学派代表人物在批评另一派别时曾提出“……是无君也;……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下列主张与提出者同一派别的是( ) A.“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B.“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C.“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D.“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9.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於有一成不变之观。”这里所指的“一成不变之观”是( ) A.宗法血缘关系B.君权神授思想 C.儒家传统道德 D.法家治国精髓 10.《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 ) A.人情关系 B.伦理道德 C.法制建设 D.礼乐秩序 11.《礼记》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其中多数篇章是孔子弟子的作品,其中写道:“君天下曰天子”。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写道:“皇天右而子之,号称天子”。以上两种对“天子”的说法( ) A.都具有浓厚的君主专制主义的色彩 B.都反映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C.都体现了“天子受命于天”的思想 D.都反映了君主是最高统治者的思想 12.有文写道“金者司徒(官吏)也。”“夫木者农业,农者民也,不顺如(而)叛,则命司徒诛其率正矣,故曰金胜木。”该文作者应该是( ) A.孟子 B.荀子 C.董仲舒 D.朱熹 13.“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的这一思想主张( )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14.“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语出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 )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B.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 C.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 D.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 15. “执法之吏,不窥先圣之典;捂绅(有声望有地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yongrjingd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