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越世纪的情缘.doc
PAGE
PAGE 9
跨越世纪的情缘
这是她第六次去俄罗斯那乃族瓦列里家。
2014年6月的一个下午,刚刚结束会见、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那乃区政府出来的中国黑龙江省同江市政协副主席、赫哲族人尤秀珍,就立即转去原区长、那乃族人毕利递?瓦列里?米哈依洛维奇的家。老远,她就瞥见掩映于杨树下、围着松木栅栏的院子里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尤秀珍狂喜地奔过去,那是瓦列里的儿子安那多里。闻声走出家门的安那多里的母亲柳德米拉解释道:“这是我丈夫留给儿子的遗嘱,凡是中国亲兄弟般的熟人来到那乃区,都必须穿上您送的这套衣服,见衣就见到我瓦列里……”尤秀珍大哭着扑到柳德米拉怀里。白色的铃兰花低垂着花枝。
中国赫哲族与俄罗斯那乃族同源。尤秀珍从小就听长辈说,她的高祖父曾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个小村庄住过,后来祖父母带着三个孩子回到黑龙江南岸的哈鱼岗(同江哈鱼岛),1932年她的姑姑和姑父又去了俄罗斯,至今下落不明……
1986年,中国国务院批准恢复同江口岸,尤秀珍的父亲尤清海对女儿说:“作为一个民族干部,你一定要想办法与俄罗斯那乃族取得联系。”尤秀珍也下定决心到俄罗斯寻找亲人。
与此同时,那乃区区长瓦列里也有一样的愿望。他从小受到一位从中国山东省来这里谋生的邻居、汉族老人由桂榛的照顾,老人曾说,中国有人群同那乃人长相一样,这使瓦列里对中国与中国人怀有强烈的亲近感。老人临终前掏出一封家书,请瓦列里将自己的死讯传递给山东的后代。此后,瓦列里在不断的打探中看到一本杂志,里面有介绍中国赫哲族的文章并带有照片,无论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还是体貌特征都与那乃族相同,可以说找到赫哲人也就找到了兄弟姐妹。1990年,瓦列里到黑龙江的密山口岸寻访而无人接待,同江边贸公司了解到这一情况汇报上去,尤秀珍即发函邀请瓦列里以贸易代表团的名义,来同江认亲。
“巴奇克哈(见面了)!”
“西爱依(你好)!”
1991年2月25日,在同江东岗站,尤秀珍一声赫哲语,使瓦列里等五位那乃族同胞热泪盈眶,大步上前与尤秀珍及赫哲族老干部尤志贤、傅景贤等人握手、拥抱。当晚,同江市委、市政府设宴接待嘉宾,共同的心愿、共同的语言让隔绝多年的亲人有说不完的话。窗外是严冬和黑夜。屋里,暖色的灯光照射着每个人绯红的脸颊。
瓦列里叙述了他寻找亲人的艰难,但每一次受挫都没有动摇他的意志,反而激励他起草了一份决议在那乃区民族协会上通过,发动大家一起来寻找……所以他万分感谢尤秀珍主席,帮他们圆了这个团圆之梦。尤秀珍介绍了长辈们的嘱托,激动地说:“想亲人,盼亲人,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却几代人的心愿。我们住在同一条江的上游和下游,大家可以共同发展,让每一户家庭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那乃区主管民族工作的主任阿克钦科?尼古拉?谢苗诺维奇即兴作民歌一首,大意是:七十年的分离终于骨肉相聚,哪一位同胞不心潮起伏……他与同来的四位那乃人哭了,在座的赫哲人也都哭了。
在同江期间,瓦列里等人参观了赫哲族博物馆,观看了赫哲族文工团的精彩表演,并应邀去了街津口赫哲族渔业村,受到全村老少载歌载舞的夹道欢迎。远在数十里外的另一个八岔赫哲村渔民听到消息,也穿上民族服装,带上礼物,赶来认亲。鞭炮声响不断,热烈气氛超过刚过去没几天的春节。
通过交流,瓦列里发现同江的赫哲族博物馆尚不够完备,他回那乃区后不惜高价从市场上购得一个鹿头和一只棕熊标本,亲自送到同江。
通过交流,尤秀珍得知瓦列里与中国汉族老人由桂榛的关系,便主动与山东省海阳县委统战部联系,找到了老人的儿媳与孙子;尤秀珍亲手将回信交给瓦列里,帮他完成了这一夙愿。
通过交流,同江市与那乃区签订了友好市区协议、边境贸易协议,相互之间的来往像走亲戚一样频繁起来……
那乃区始建于1934年,每隔五年举办一次建区纪念活动。从1994年的60周年纪念开始,65周年纪念、70周年纪念、75周年纪念……尤秀珍都参加了。1985年,赫哲族首届文体大会在同江举行,1988年正式定名为乌日贡大会,每三年一届,还有赫哲建政纪念活动,瓦列里都受到了邀请。
尤秀珍从那乃人的萨满鼓、口弦琴、鹿神舞、狩猎歌中,听到了哺育自己的赫哲族文化;瓦列里从赫哲人的点圣香、祭圣水、敬神偶、送魂仪中,看见了至今犹在的那乃人宗教……随着历史和传统的进一步展示,二人越来越坚定这一信念:赫哲与那乃同祖同源,一定要互联、互通、互补、互助、共荣!
由于过于劳累,加上饮食的不注意,瓦列里患上了糖尿病综合症,不得不住院治疗,但当尤秀珍等中国的同族同胞来到那乃区访问时,他仍然亲自迎接并陪同到底。
尤秀珍说:“亲爱的瓦列里,你是区长,应该抓大事、管全局,找几个年轻人陪我们就可以了。”
瓦列里摇着头说:“不可以,不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