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本《洛神赋图》之内涵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本《洛神赋图》之内涵探析.doc

PAGE  PAGE 7 辽宁本《洛神赋图》之内涵探析   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文环境经历了巨大变革,绘画艺术作为其中的主流得到了大族赞助发展条件优渥,《洛神赋图》这一伟大画卷正是诞生于此时。画家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巧妙地将曹植的《洛神赋》中华丽的辞藻,以长卷的形式表现为诸种美感要素融为一体的具体形象。通过对《洛神赋》与《洛神赋图》的分析入手,欲窥见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历史背景与人物画的时代发展情况的冰山一角,思考这种模式对中国故事画发展过程中的传承价值与创新意义。   关键词:《洛神赋图》;顾恺之;连环画;韵律感   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7-0154-02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自公元4世纪后,历代画家对曹植的《洛神赋》情有独钟,纷纷作画抒情(流传至今的至少有9卷)。《洛神赋图》将诗与画完美结合,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运用想象与夸张,巧妙地将《洛神赋》中洛神与曹植间凄美缠绵的情感表现为画面中的具体形象。本文是基于辽宁本《洛神赋图》来进行分析(以下简称《洛神赋图》)。   一、洛神赋与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是一幅人物故事画,它转述的内容是魏国诗人曹植(192~232)用洛水边邂逅女神的传说故事来隐喻自己失落爱情的感伤诗篇――《洛神赋》,原作176行,赋文作于诗人赴洛阳朝见魏文帝曹丕之后,在返回山东邺城封地的途中,与洛水边美丽的洛神宓妃相遇,互传情愫后却又因人神隔界,不得已而分离,最后怅然而归。有人猜测赋文原型出于曹植与甄氏的故事,诗人借此暗喻自己情场受挫,未能与所爱的人终成眷属,以释放自己对失去情人的伤怀和思念。诗文辞藻华美,感人至深,押韵与断句十分具有跳跃的音乐性。顾恺之被这深情打动,用绘画的方式传诵之。展开画卷,可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初见之后,画家安排洛神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但最终洛神还是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发挥了高超的艺术想象力,以富有诗意的形式表达了原作的意境,原赋中对洛神以及人物关系的描写,在画面中都有生动入神的体现。   二、形制选择   画家特意选用手卷这种形制表现《洛神赋》故事,让读者从右至左缓缓打开画卷。左手打开,右手卷起,在自身视觉范围内产生自然截取式的观看图文,将整篇赋分为具体的部分去深入理解,细细感受其中的缠绵悱恻之情。这样做既方便观者阅读赋文,呈现出优美的节奏感、韵律感,又能使一段一段的画面表现出连环画式的情节连续性,诗画配合相得益彰。   三、构图与时空表现   《洛神赋图》为横向长卷型,整体构图采用连环画的形式(或戏剧式)。以错落有致的简单的山石树木配景,为人物出场构筑了一种环境。它们列布在画面的最下方形成近景,表现出绘者想要布置出有限的景深来增加空间感的意图,最终“形成一连串半开放式的圈围式空间”。画卷中人物大部分均为四分之三朝向观众,这是画家体现立体感的设计。配图的赋文填在被作者精心布置的空白处,显得恰当、饱满而富有节奏感,与此同时还有助于引导读者对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被分为长短不同段落的赋文,分割了各个单元,整体串起来看就像一条富有音乐性的弧形动线,这是画家有意将视觉转化听觉,类似于在五线谱上用跳动的音符记录优雅的旋律,使人产生上下起伏去寻索图像的美学趣味,“(它)在布局结构上大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赋文中描写的故事情节发展的全过程安排在一个全景的画面之中,使图中展现的故事情节的各个场面,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具有连环画的特点,但又通过以山水树石等背景的自然衔接,将各段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整个画面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四、画面细节   《洛神赋图》整幅画面可以分为5个情节:“邂逅”、“定情”“情变”“分离”“怅归”。画面从右侧缓缓打开,第一幕“邂逅”表现了率领侍从的曹植在上朝之后返回自己的封地府衙,在洛水之畔徘徊休息时,偶遇风姿绝代、脉脉含情的仙女洛神,她飘带飞动,款款而来,身姿从容不迫扶与柳岸边,曹植被这美景深深吸引,表现出初次见面时惊讶而又欣喜的表情。画家通过对这一瞬间的神态动作的描绘,形象的表达出曹植对洛神的绝代之美的倾慕之情。第二幕“定情”,曹植解下信物赠予洛神,表达他对洛神爱慕的内心表现却又不得已分离的矛盾心理,洛神面目凝重,收下礼物,情意绵绵。第三幕“情变”时:表现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