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婧:作品畅销美国的80后画师.doc
PAGE
PAGE 6
郭婧:作品畅销美国的80后画师
2015年12月,一本铅笔画绘本《The Only Child》在美国首次发行便引发畅销轰动,该绘本被《华尔街日报》评为2015年十佳儿童读物,《纽约时报》评委萨曼莎?亨特对其中烟雾朦胧的神秘氛围大加赞赏,称它是“梦幻题材的无字处女作”。甚至将它喻为与澳洲华裔作家陈志勇《抵岸》与英国雷蒙?布力格《雪人》齐名的大师级作品。这本无字绘本出自于太原画师郭婧之手。
孤单童年,绘画伴我独清欢
一个冬日的清晨,屋外下着小雪,父母都上班去了,只留下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独自在家。她想坐公交车去姥姥家,结果在乘车途中下错了车。踩着皑皑白雪,孤独无助的小女孩来到一片陌生的森林,森林里突然出现一只壮硕的麋鹿。这只麋鹿载着小女孩腾空而起飞上云端。在云中,小女孩与可爱的小海豹、麋鹿在云海中遨游。突然云海中出现了一条巨大的鲸鱼,将他们吞入肚中。后来,他们从鲸鱼的喷水孔中逃脱,最终,麋鹿将小女孩送回家,并和寻找一天未果焦急等待的父母团聚。
这就是郭婧在《The Only Child》中所描绘的景象,全书一百多页,均为铅笔绘制,虽为黑白色调,但并不显得沉闷。图中未配文字,犹如“默片”,但却并不影响读者对该作品内容的理解,作品反而因此显得神秘、梦幻,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书中小女孩的孤单寂寞和对亲情的渴望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互动,感动了评委与读者,获得好评如潮。“绘本的灵感来源于小时候的真实经历,那个留着短发、胖墩墩的小女孩,就是我本人。”郭婧一语道破天机。
郭婧1983年出生于山西太原,属于独生子女一代。在她的童年记忆里,孤独是深刻的烙印。白天父母去上班,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唯一的玩伴就是电视,但看电视有时很无聊,要么是学外语的节目,要么是京剧。小郭婧就学着京剧演员的打扮,穿上妈妈的高跟鞋,把床单披在身上,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心里期盼着妈妈能早点回家。有时妈妈回来晚了,胆小的她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有时候她会独自一人望着天花板和地板发呆,可屋顶不是蓝天白云,地板没有绿草鲜花。望着窗外的街心花园和天空偶尔飞过的鸽子,她多么怀念住平房时那段无拘无束的美好时光啊!那时候她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拍洋片,骑自行车、跳房子,常常为一张洋片争得面红耳赤;比赛自行车看谁骑得快,摔了一跤又一跤从不觉得疼;找一块石头就可以玩上大半天跳房子……
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她将这些快乐嬉戏的美好记忆画成漫画,并乐此不疲,没想到爸爸妈妈看过她的“作品”之后,对她丰富的想象力和绘画天赋大加赞赏,立即送她到美术培训班学习,从此郭婧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异乡思亲,儿时光景宛如昨
2004年郭婧从天津美院雕塑专业毕业后,曾“北漂”两年,做过网游公司的设计师。2009年底,她被新加坡的一家游戏公司聘用,继续从事动画概念设计工作。初到国外,她对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和好奇,优越的环境、丰厚的待遇曾让她欣喜若狂。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发现公司老板为迎合投资者的口味,对动画角色设计灵感创作不够重视,一味追求流行元素,盲目跟风欧美和日本动画的风格,丧失了自己民族的风格。郭婧却认为角色动作设计的趣味性要体现传统艺术精神,不能一味地将流行元素融入创作理念中,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传统文化同潮流文化相互融会贯通,不能邯郸学步。她曾多次向老板阐述自己的见解,老板却对此置若罔闻,并且公司分派给郭婧的设计任务越来越少,同事们也对她敬而远之。这一切让郭婧痛心不已,周遭的活色生香渐渐对她不再有吸引力。相反,身处异乡,独自打拼的心酸和孤独感常常在漫漫黑夜里裹挟着她。多少次她梦回太原,梦中温和慈祥的姥姥做了她最爱吃的莜面栲栳栳,为她梳好扎花蝴蝶结的辫子,然后带她去逛庙会,一路上他蹦啊跳啊唱啊……醒来后面对空徒四壁的宿舍,她常常泪流满面。
2012年的中秋节夜晚,她伫立于窗前,窗外月华斑驳、树影婆娑,万家灯火如满天繁星点缀着繁华的城市,然而哪一盏才是属于她的灯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的愁绪瞬间像浪潮一样涌遍全身,童年往事如电影历历在目。她想起小时候,每逢周末和寒暑假,她都会坐25路公交车到姥姥家去和表弟玩。离开时,姥姥总会在公交车站牌那里送她上车,目送她远去,直到公交车驶离她的视线。有一次她去姥姥家,在公交车上睡着了,醒来时已经坐过站,下来后是一片森林。因为坐的是电车,她就顺着电线的方向往回走。那时正值骄阳似火的盛夏,她身上背着呼啦圈、画板,每走一步都大汗淋漓,周边陌生的环境让她感到无助和恐惧,而生性倔强又独立的她却没有求助于警察叔叔,而是走一路哭一路,最后终于到达公交站。这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对姥姥那份温暖的记忆,加之六七岁时曾经走丢的经历,触发了郭婧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