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春夜别友人二首学案 苏教版
PAGE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揣摩词句,体会《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
2.体会《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该诗在使用“虚”字上的妙处;体悟诗人独特的情感。
二.课前预习
1.知人论世
①陈子昂(659-700),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年任侠,24岁举进士,擢麟台正字,故世或称陈正字。迁右拾遗,故又称陈拾遗。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颇中世病,但罕为用。曾随武攸宜北征契丹,忤上降职。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诬陷,下狱死。陈子昂所作诗论著作《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创作均有积极影响。所作诗歌以《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为代表,作品指斥时弊,风骨高古,有汉魏风骨,是他的诗歌理论的最好体现。
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这时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面对金樽美酒。他不禁要歌唱依依不舍的离情,抒发自己的远大怀抱。这首离别之作,就从眼前宴会的情景落笔。
②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
杜审言在江阴县任职,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杜审言这首和诗是用原唱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情思。
2.字词过关 金樽( ) 绮筵( ) 琴瑟( )
和晋陵陆丞( ) 宦( )游 绿蘋( )
3.预习困惑
三.课堂探究
(一)《 春夜别友人》
1.理解诗歌内容。
(1)诗中哪些词语写了“夜”? 哪些词语写出了“别”?
(2)全诗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怎样的流转变化?
(3)全诗通过什么事情表达了什么感情?
2.品味语言。
(1)首联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对”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
(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
(3)结尾两句怎样抒写离别之情的?
3.探讨:诗人是如何从空间与景物的描绘中写离情别意的?
(二)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 本诗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哪句话可以体现出来?
2.请结合你对本诗的理解圈出首联中表达诗人思想情感的关键词,并说说它的妙处。
3. 中间两联是写景的句子,这是一幅怎样的江南春景图呢?想像一下。
4. “出”“渡”“催”三个关键词有何突出的表达作用?
5. 看到此景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呢?请从首联和尾联找出描写作者感受的词。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6. 诗人的“忽闻”表示什么语气?透漏出什么信息?
四、课后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诗后问题。
步出夏门行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哲理?
(2)南朝钟嵘的《诗品》中品评诗人,区分等级,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谈一谈你的理由。
(二)感遇三十八首(选一首)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⑴ 请简析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
⑵ 试赏析诗人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曾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1)春日园林,花香鸟语,本应赏心悦目,为什么诗人反而悲伤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诗后问题。
题大庾岭北驿①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柬?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释]①大庚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庚岭时所作。
(1)诗歌以“比兴”开头,从 触发出 的情感。
(2)哪两句诗由写景转为抒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作者为什么期待在“明朝望乡处”要看见“陇头梅”?
(4)这首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应字,极为耐人寻味.说说该字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 并不是所有识字的人都能正确欣赏诗。即使是识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doc
-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中考政治一模试题.doc
-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中考历史二模试题.doc
-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中考物理一模试题.doc
-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中考历史一模试题.doc
-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中考英语一模试题.doc
-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中考英语二模试题.doc
-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中考数学二模试题.doc
-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doc
-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中考数学一模试题.doc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春江花月夜学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声声慢课件 苏教版.ppt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李白诗歌概说学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苏教版.ppt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杜甫诗概说 兵车行学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歌行学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旅夜书怀学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月下独酌四首学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作文语言描写课件 苏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