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
PAGE
PAGE 9
武平一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半期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该思想家应是
A.孔子 B.韩非子 C.墨翟 D.庄周
2.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楷体汉字执王臣劓甲骨文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3.《汉书·严助传》记载:“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材料表明汉武帝时期
A.选官权控制在地方手中 B.任用儒生参政加强皇权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D.贤良是选官的主要标准
4.程朱理学认为:“耳闻目见,饮食男女……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今其(佛教)言曰:‘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吾多见其丧天真矣。”“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此材料表明程朱理学
A.赞同佛教的禁欲主义 B.对饮食没有道德规范的要求
C.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 D.认可私欲,主张个性解放
5.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白居易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写得韵味绵长,余韵不绝
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C.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D.中国绘画注重表现精神风貌,力求传神,以形写神
6.明代袁宏道在《东西汉通俗演义序》说到:“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刘季起丰沛、项羽不渡乌江、王莽篡位、光武中兴等事,无不能悉数颠末, 详其姓氏里居,自朝至暮,自昏彻旦,几忘食忘寝,讼言之不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汉的政治制度对明代百姓有很强的吸引力
B.伴随商品经济发展,明代通俗文化进一步普及
C.明代通俗文化的兴起扩大了民众对政治的关注
D.通俗文化在政府的支持下得以普遍推广
7.顾炎武在《郡县论》中说:“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为天子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为,此在三代以上已然矣。”顾炎武意在强调
A.人民自治的合理性 B.强化集权的重要性
C.三代之治的可行性 D.经世致用的必要性
8.“观吾国今处之形,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这说明严复关注自由主要是基于
A.救亡图存以实现中华民族独立 B.实现民主以确保国民政治权利
C.发展经济以改善普通民众生活 D.解放思想以破除社会变革禁锢
9.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10.某文开明宗义指出,“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这三件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征。要实现这社会改革的三事,关键是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该文应刊于
A.《民报》 B.《时务报》 C.《国闻报》 D.《新青年》
11.公元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发布《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即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次动因是
A. 破除专制制度给人的思想束缚 B. 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需求
C. 彰显炎黄子孙共同的民族诉求 D.“反清复明”的政治需要
12.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13.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