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八 _历史唯物主义课件.ppt

2017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八 _历史唯物主义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八 _历史唯物主义课件

专题八 历史唯物主义;1.偶考点: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趋势 2.常考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必考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生价值及其实现;核心考点一 社会历史观 1.(2015·新课标Ⅰ卷,16,4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解析 从题干获取有效信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促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所以我国推进依法治国是对上层建筑的改革的要求,①符合题意;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也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②也符合题意;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不断在加深,但并不是由自发到自觉的标志,故③错误;“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提法也是错误的,故排除④。故选C。 答案 C;2.(2015·新课标Ⅱ卷,19,4分)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  ) ①文艺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②文艺的发展取决于文艺创作方法的创新  ③文艺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的形式与风格是统一的  ④文艺是反映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扎根人民生产生活,原因在于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文艺反映并服务于民众生产生活,①④符合题意;方法创新影响文艺发展,但不起决定作用,②错误;材料强调文艺创作需深入实践,③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选B。 答案 B;核心考点二 人生价值观  3. (2015·新课标Ⅰ卷,22,4分) 2014年,日本方面认为美国某出版社公司出版的教科书《传统与遭遇:环球视角看过去》中有关“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内容与其立场“有出入”,要求修改。鉴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和历史事实相符,该书作者明确拒绝了日方的“请求”。由此可见(  ) ①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  ②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③历史事实随价值判断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受历史观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是客观事实,是坚持真理,所以①符合题意;②认为价值判断没有客观的标准说法错误,客观标准是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客观事实不可能随主观的变化而变化,③错误,故排除;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会受主体的立场、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所以④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 B;4.(2015·北京文综,25,4分)“5W”是职业生涯规划中常用的思考模式(如图)。这一模式启示我们,确定职业生涯规划时(  ) Who are you?你是谁? What do you want?你想干什么? What can you do?你能干什么? What can support you?环境支持或允许你干什么? What can you be in the end?你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①应明确自身的兴趣、技能和价值观 ②外部因素的支持或干扰具有根本影响 ③愿望、动机和现实结果之间是一致的 ④要在权衡理想和现实的过程中确立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劳动与就业等知识的理解。“5W”职业生涯规划,要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