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设计训练及生产实习报告陈庆勇08061633
自 动 化 学 院
工程设计训练及生产实习报告
学 院自动化学院专 业自动化专业班 级学 号学生姓名陈庆勇指导教师林伟杰学 期2011年-2012年第一学期完成日期2012年1月
第一部分 工程设计训练报告
1.引言
1.1 课题背景
铅酸蓄电池行业与电力、交通、信息等产业发展息息相关, 铅酸蓄电池以其成本低、容量大、安全可靠等特点,在社会生产经营活动和人类生活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
我国蓄电池行业规模相当庞大,应用也非常广泛,针对铅酸蓄电池的使用不当带来的问题(如硫化、容量减小、使用寿命缩短等) ,实现蓄电池的管理显得非常有必要,然而国内目前应用于该领域的嵌入式系统产品不多。基于MSP430F149的蓄电池管理模块设计,就是为了在线检测电池状态,为用户选择充电方法提供数据依据,提高充电质量和效率,因此研究出一套低成本的管理系统是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
蓄电池特性及状态参数
2.1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2.1.1 蓄电池的充电原理
充电时,应在外接一直流电源(充电极或整流器),使正、负极板在放电后生成的物质恢复成原来的活性物质,并把外界的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充电时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1)
当蓄电池充电后,两极板上原来被消耗的活性物质恢复了,同时电解液中硫酸成分增加,水分减少,密度升高。由此可以看出,电解液密度的变化反应了蓄电池的充电程度。
2.1.2 蓄电池的放电原理
(1)正常放电
放电时,在蓄电池的电位差作用下,负极板上的电子经负载进入正极板形成电流I。同时在电池内部进行化学反应。
充电时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2)
当蓄电池放电后,两极板上活性物质被消耗了,同时电解液中硫酸成分减少,水分增加,密度降低。由此可以看出,电解液密度的变化反应了蓄电池的放电程度。
(2)过放电
由多个单体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放电时,容量最小的电池必然存在过放电现象。铅酸蓄电池过放电不会产生气体,这为电池的密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自放电
电池在放置时存在自放电现象。蓄电池的自放电反应主要发生在负极,若想使电池密闭就必须最大限度的降低负极的自放电速度。
2.2 充放电特性
2.2.1 充电特性
(1)恒压充电
恒压充电是指在充电过程中保持电压,而充电电流随充电的深入而逐渐减少,但在初始阶段,为避免通过电池的电流太大,限定最大的电流。其特征曲线如图2-1所示:
图2-1 恒压充电特性图
(2)恒流充电
恒流充电是指在充电过程中保持电流恒定,特征是电池的充电电压随时间逐渐上升,直至最后达到一个相对高的值。其特征曲线如下图2-2所示:
图2-2 恒流充电特征图
2.2.2 放电特性
(1)放电容量的影响因素
放电电流越大,放出的容量越多;温度越高,防触电额容量越多;放电终止电压低,放出的容量多。为了避免电池的过度放电,根据放电电流的大小,制造厂家规定了最低放电终止电压,我们设置的终止电压最好不低于该终止电压。
(2)放电特性曲线
放电特性曲线是描述蓄电池放电过程的曲线,它与放电电流有密切的关系,如图2-3所示。
图2-3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曲线
由放点特性曲线,可得:相同的放电特性曲线放映了相同的蓄电池性能;用较大的电流进行放电冲击,可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的下跌曲线,进而测的电池内阻。
2.3 特性参数
2.3.1 放电容量
蓄电池的容量是指其在一定条件下所能放出的电量,它是衡量一只蓄电池优劣的主要指标,它标志着蓄电池存储能量的多少。容量的计算单位是安培每小时,可知当蓄电池进行放电时,容量等于放电电流和放电时间的乘积。蓄电池的容量通常定义为:蓄电池在特定的放电速率下有效的安时数。当蓄电池放电至终了电压时,可以认为其有效电量已全部消耗。
2.3.2 静止电动势
蓄电池的电动势与电解液密度有关,一般电解液密度越大,电动势就越高。另外蓄电池电动势还和电解液的温度有关,但是温度的影响不是很大。用高阻抗电压表在常温下测得的正负极板间的电位差就是蓄电池的静止电动势。
2.3.3 电池内阻
电池内阻是电池性能的一个关键参数。电池内阻与电池制造工艺、电池结构、极板、隔板、电解液等因素有关。
蓄电池的内阻分为金属性电阻和电化学性电阻。金属性电阻包括终端、夹板、栅格以及栅格与涂胶之间的电阻,电化学性电阻包括涂胶、电解液和隔板的电阻。电池内阻越小,电池性能就越好。电池内阻可以通过内阻仪测得或充放电数据计算得到。
2.3.4 端电压
蓄电池的端电压是在正负极上实际测得的电压。蓄电池的工作状态不同,端电压也不同。当蓄电池不工作,即不向用电设备供电时,蓄电池的端电压等于它的电动势。
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继续教育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题目和答案.doc
- 九省联考【安徽省】2024届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毕业论文参考-基于ANSYS的连杆应力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docx VIP
- 北京市海淀区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初中数学第6章《实数》单元作业设计.pdf VIP
- 2025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无人机航飞与倾斜摄影测量入门与应用》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 履带吊安拆监理细则.docx
- JC/T 547-2017 陶瓷砖胶粘剂.docx VIP
- 2025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事业单位招聘2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