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厂化猪场人工授精技术张守全第2部分
PAGE
PAGE 109
猪人工授精
发展概况及其意义
一、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成功而有科学记载的人工授精试验,是从公元1780年意大利的科学家司拜伦瑾尼(Spallanzani)用狗进行的,俄国科学家伊凡诺夫于1899年开始将人工授精作为一项畜牧技术在马和牛畜种较大规模的被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主要开始于二战之后,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有1亿头以上的母猪实现了人工授精。受胎率一般在78-90%。但是在七十年代国外(尤其是美国)工厂化、集约化养猪业兴起,人工授精曾一度下降,自然交配又恢复。直到八十年代后期,由于人工授精技术的革新,精液保存技术的进步,人工授精用品的工业化生产,精液品质评定的先进仪器的发明和使用,使发情鉴定和防止传染病有了可靠的手段,并以惊人的速度普及。目前使用比例较广的欧洲、美国等国家,普及率已超过80%。
我国的猪人工授精技术,从五十年代开始试验,到六十年代以后转入应用,并在不少省份推广普及,主要以外国品种的种猪与地方猪杂交为主,该技术在我国有着较广泛的基础,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由于外种猪的引入和集约化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工授精技术因众多的原因逐步被荒芜了。江苏省、四川省部分地区仍开展统一供精和人工授精网络建设,坚持人工授精。但这些技术方法(人工授精旧方法)应用于本地猪,可达到较好的效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广东一些规模化猪场试图采用人工授精方式取代自然交配,但最终因为子宫炎多、受胎率低、产仔数少等原因而失败。
1997年由美国谷物协会组织赴美国考察和学习规模化猪场人工授精技术,之后近四年的辛勤推广,已在广东规模化猪场全面普及,广西、江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河南、安徽、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市部分规模化猪场已开始应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适用于饲养外种猪的规模化猪场人工授精的技术方法(即人工授精新方法)总结成册,供同行参考。
二、人工授精在养猪实践生产中的意义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猪的培育和商品猪的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最简单有效的配种方法,是进行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猪人工授精是指用器械采取公猪的精液,经过检查,处理和保存,再用器械将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以代替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它有如下优点:
减少公猪的饲养数量。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一头公猪配种负荷为1:25~30,每年繁殖仔猪600~800头;而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一头公猪可负担150~300母猪的配种任务,繁殖仔猪可达3000~6000头。减少公猪的饲养量,从而减少养猪成本(见表2-1)。
提高优秀公猪的配种效能。由于公猪配种效能的提高,则可选择优秀的公猪用于配种,而成为改良品种的有利手段。对于优良的公猪,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可将它们的优质基因迅速推广,促进种猪的品种品系改良和商品猪生产性能的提高。同时,可淘汰差的公猪,留优汰劣,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表2-1 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成本比较
自然交配人工授精购入公猪成本为3500元
利用2.5年饲养费用约5400元
共计8900元
每头公猪在2.5年内可配312次
每配1次需28.5元购入优秀公猪成本为5000元
利用2年饲养费用约4400元
共计9400元
每头公猪在2年内可提供1560头份精液,输精管、瓶、稀释粉等费用为3-4元/头份
每输精1次需9-10元
减少疾病的传播。进行人工授精的公母猪,一般都是经过健康检查的猪只,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配种,减少采精和精液处理过程中的污染,就可以减少一些疾病,特别是生殖道疾病(不能通过精液传播)的传播,从而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但无法控制通过精液传播的疾病,如口蹄疫、非洲猪瘟、猪水疱病等,无临床症状的公猪和携带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的公猪,采用人工授精,均可感染母猪。因此用于人工授精的公猪,应进行必要的疾病检测。
提高猪场的繁殖性能。人工授精所用的精液都经过品质检查,在保证质量后才能利用,适时配种可以提高母猪的分娩率和窝产活仔数,尤其在夏天更为明显(见表2-2、2-3)。
表2-2 不同配种方式对母猪分娩率和产仔数的影响
配种方式胎数分娩率(%)窝均总产仔数窝均活产仔数AI+AI+AI79987.82a11.40±2.02b10.90±1.92cNS+AI30688.31a11.12±2.17b10.63±2.28cNS+AI+AI574589.45a11.17±2.05b10.58±2.15cNS+NS+AI90589.03a11.09±2.24b10.52±2.21cNS+NS+NS22586.96a11.21±2.13b10.61±2.24c* 同一列相同字母标注差异不显著(P0.0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化学 2012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hemistry 2012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第六章 教会法.ppt
-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详版.pptx
- 无铬厚膜底漆、厚膜预涂板和制备方法.pdf VIP
- 教师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考试试题三套及答案.docx
- CMA考试 P2试题500道含解析.pdf VIP
- 新型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技改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2025年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docx VIP
- 2024年05月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用编外工作人员20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