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组胚课后习题
组胚课后习题
描述被覆上皮的分类,各类上皮结构特点和分布
根据细胞的形态和层数可把被覆上皮的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单层扁平上皮:
特点:薄而表面光滑,从表面看,细胞为多边形,边缘呈锯齿状,细胞核扁圆位于细胞中央。
分布:被覆于胸膜、腹膜、心包膜和某些脏器表面的,称为间皮。衬在心、血管和淋巴管内面的,叫内皮。
单层立方上皮:
分布:单层立方上皮主要分布在肾小管和外分泌腺的一些导管等处
特点:因从切片上看细胞为正方形,故名。从上表面看,细胞呈六角形,细胞核较大,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单层柱状上皮:
分布:胃肠道、胆囊、子宫和腺体的大导管
特点:因从垂直切面看由一层高柱状细胞所组成而故名。从表面看,细胞呈多边形。细胞核为椭圆形,位于细胞基部,其长轴与细胞长轴平行。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分布:主要分布在呼吸道、睾丸输出管、输精管及某些动物的输卵管等处
特点:由高柱状纤毛细胞、梭形细胞和小的锥形细胞三种高矮不一的细胞,相互夹杂排列在同一基膜上而构成。由于只有高柱状细胞到达上皮的游离面,且细胞核分布在上皮的不同水平上,故看起来是复层的。因看起来是复层,而实际上是单层的,故叫做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变移上皮:
分布:主要分布于输尿管、膀胱和
特点:由于随器官容积的改变,该上皮的细胞层数也发生变化,故称之为变移上皮。当器官收缩(尿排空)时,细胞层数增多,形状变为多面体形,上皮变厚。当器官扩张(尿液充盈)时,细胞层数减少,形状变扁平,上皮变薄。
复层扁平上皮:
分布:分布在皮肤、口腔、食管和阴道等处。
特点:是最厚的一类上皮,其表层细胞呈扁平形,其基部与结缔组织的界面呈波浪型。最深一层细胞呈低柱状或立方状;中间层细胞较大,呈多角形;表层细胞逐渐变成扁平的且呈鳞片状。
描述上皮细胞游离面常有哪些结构
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上伸出的细指状突起。 在小肠柱状上皮细胞和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由微绒毛密集排列形成光镜下可见的纹状缘和刷状缘。微绒毛的表面为细胞质膜,中央由细胞质和纵向排列的微丝构成轴心。微丝自顶部向下延伸与胞质中的终网微丝相连。微丝的收缩可使微绒毛伸长或缩短。
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能摆动的细胞质小突起比微绒毛粗且长。纤毛外包质膜,中间为细胞质和微管构成的轴心。微管排列的方式是典型的9+2结构:中间有一对中央微管,周围为9组二联微管。纤毛中的微管是由位于其基部的基体发出的,后者的结构与中心粒基本相同。
细胞衣:又称糖衣,为一薄层绒毛状的复合糖,包括糖蛋白、糖脂及蛋白多糖。上皮细胞的游离面细胞衣尤为显著,细胞基底面及侧面也有类似细胞衣结构,但不甚明显。细胞衣具有粘着、支持、保护、物质交换及识别等功能。
描述上皮细胞侧面特殊结构和功能
紧密连接:也叫闭锁小带,环绕上皮细胞顶部周围,由相邻两质膜间发生网状粘合而形成。它除了具有机械连接作用外,还封闭了相邻细胞顶端,可防止细胞间隙中的物质渗出并阻止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间隙。
中间连接:也叫粘合小带是位于紧密连接下方、环绕细胞上部的一条小带。其结构特点是,相邻两细胞质膜间出现宽约15-20nm 的间隙,内充满低电子密度的糖蛋白;该处胞质内有密集的微丝,其一端附着在质膜上,形成电子致密层,另一端游离在胞质内,构成终网的一部分。此种连接除具有粘着细胞的作用外,还与细胞的收缩和松弛有关。
桥粒:是一种圆盘状结构。在小肠上皮细胞,它位于中间连接的深部;在复层扁平上皮中,它形成中间几层细胞之间的连接点。在桥粒处,两细胞质膜间有宽约20-30nm的间隙,内充满低密度的絮状物质。在絮状物的中间,有由丝状物交织形成的致密中线。此处质膜内侧的细胞质浓缩,形成附着板。细胞质内的张力细丝伸入附着板并折回到细胞质中。桥粒是上皮细胞间较为牢固的连接方式,多见于易受机械作用和摩擦的部位。
裂隙连接:也译作缝管连接,或叫融合膜。它是位于上皮细胞深部侧表面上的一种平板状结构。此处两相邻质膜间的间隙很窄,只有2nm;两质膜间发生多处点状融合,融合处由蛋白亚单位排列成小孔(管),便于离子和化学信息交换。裂隙连接除存在于上皮细胞之间外,也见于平滑肌、心肌和神经突触等处。
描述上皮细胞基底面特殊结构
基膜:是介于上皮细胞基底面与结缔组织之间一层薄膜,是由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分泌产生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和连接上皮组织及调节上皮与结缔组织间的物质交换。基膜又可分为三层:透明层(即细胞衣)、致密层(亦称基板)和网状层。
质膜内褶:由上皮细胞基面质膜向细胞内折入形成,褶之间 底有许多线粒体。其作用是扩大细胞基底面的表面积,有利于物质交换和水的运输。
半桥粒:是在某些上皮细胞基面上形成的半个桥粒结构,作用是把上 底 其皮固着在基膜上。
★腺细胞的分泌方式
透出分泌:分泌物以分子的形式从细胞膜渗出的方式。胃腺壁细胞,浆细胞,神经细胞属于这种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酒店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docx VIP
- 危化品运输安全的无人机与遥感应用.pptx
- GZ020 生产单元数字化改造(师生同赛)赛题A竞赛任务书附件1、3、6、7、8、9-裁判用(打印100份)-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pdf
- 新教材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pptx VIP
- 电话销售基础培训课件教程.ppt VIP
- 2025年中国铝制板翅式换热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docx
- (2022年版)初中语文学科新课标部分解读.pptx
-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共48张PPT).pptx VIP
- 诸葛亮介绍PPT课件.pptx
- 考研真题 中山大学353卫生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