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地质大学-磨具设计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地质大学-磨具设计报告

模具设计报告 学号:2013100****姓名:***班级:*** 设计题目: 图示为底板塑件二维图,材料为ABS,技术要求:1.未注圆角为半径为R0.2 2.材料允许染成深灰色。外表面允许有轻微的缩坑,划伤等庇病,但不得有飞边、毛刺、气泡、裂纹等,小批量生产。 零件三维立体图展示 塑件工艺性分析 物理性能分析 聚碳酸酯(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 HYPERLINK /doc/6178721-6391965.html \t /doc/_blank 高分子聚合物,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 HYPERLINK /doc/117904-124481.html \t /doc/_blank 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由于聚碳酸酯结构上的特殊性,现已成为五大工程 HYPERLINK /doc/3100926-3268431.html \t /doc/_blank 塑料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 HYPERLINK /doc/5054891-5282088.html \t /doc/_blank 工程塑料。聚碳酸酯的密度为1.18-1.22 g/cm^3,线膨胀率为3.8×10^-5 cm/°C,热变形温度为135°C,低温为-45°C。聚碳酸酯无色透明,耐热,抗冲击,阻燃BI级,在普通使用温度内都有良好的 HYPERLINK /doc/6286679-6500161.html \t /doc/_blank 机械性能。同性能接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相比,聚碳酸酯的耐冲击性能好,折射率高,加工性能好,不需要添加剂就具有UL94 V-0级阻燃性能。 化学性能分析 聚碳酸酯(PC)是碳酸的聚酯类无色的玻璃态的无定形聚合物,有很好的光学性。聚碳酸酯是碳酸的聚酯类, HYPERLINK /view/55112.htm \t /_blank 碳酸本身并不稳定,但其衍生物(如 HYPERLINK /view/62695.htm \t /_blank 光气,尿素,碳酸盐,碳酸酯)都有一定稳定性。聚碳酸酯耐弱酸,耐 HYPERLINK /view/1118699.htm \t /_blank 弱碱,耐中性油。 PC 主要性能缺陷是耐水解稳定性不够高,对缺口敏感,耐有机化学品性,耐刮痕性较差,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中会发黄。和其他树脂一样,PC容易受某些有机溶剂的浸浊。 注释机型号的选择 根据提供的二维图,使用SolidWorks软件绘制三维数据模型,利用软件能自动计算出该塑件的密度、质量、体积、表面积的参数如下: 密度 = 0.000 千克 / 立方毫米 质量 = 1.533 千克 体积 = 1532612.286 立方毫米 表面积 = 134173.985 平方毫米 工艺条件的分析 PC聚碳酸酯的成型条件与注意事项: 1、射出压力大,管内温度过高或滞留时间久时,易起热分解、变色及降低物性,须注意模温以85度-120度为准。 (1)水分控制在0.02%以下; (2)以120度干燥4个小时,勿超过150度。 2、对厚的成品尤其不易成型,因成品易生残留应力,会造成日后破裂,因此宜用粉末状得硅利康作离模剂,勿用液状离模剂。 3、成形须高温及高压,须使用螺杆式成形梭。 分型面的确定 不论塑件的结构如何以及采用何种设计方法都必须首先确定分型面,因为模具结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型面的选择,分型面即为模与模之间的结合处,如上下模等,对于分型面的选择有以下注意点: 1.分型面的选择要有利于脱模; 2.分型面的选择要有利于保证制品质量(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外观); 3.分型面的选择要???利于侧向抽芯; 4.分型面的选择要有利于排气; 5.分型面的选择要有利于防止溢料,分型面的选择要有利于简化模具结构。 分型面的选择 型腔数目和排列方式的确定: (1)型腔数目的确定 该零件一般为小批量生产,所以采用一模一腔结构,同时考虑到塑件的尺寸和精度、模具的结构,以及生产成本等各种因素,初步定为一模一腔结构。 型腔的排列方式 多型腔一般都是采用平衡式排列,还要兼顾紧凑,并且要与浇口开设部位对称。而该产品是一模一腔,故采用直线式对称排列。 5.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有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井四个部分组成。考虑到塑件的外观要求 较高,外表面不允许有成型斑点和熔接痕,以及一模两腔的布置,浇口采用方便加工修整、凝料取出容易且不会再塑件外壁留下痕迹的侧浇口,模具采用单分型面结构,模具制造成本比较容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主流道和定位圈的设计 主流道与注射机的高温喷嘴反复接触碰撞,故应设计成独立可拆卸更换的浇口套,采用优质钢材制作并经热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