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陆17井固井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陆17井固井技术

 PAGE 6 元陆17井固井技术 张庆华 张相乾 (中原油田西南钻井公司) 摘要:元坝地区是中石化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域。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存在多套压力系统,尤其陆相气层异常活跃。在勘探过程中经常钻遇高压气层,必须使用超高钻井液密度压稳后才能继续钻进,从而给完钻下套管、固井施工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元陆17井使用¢215.9mm钻头在三开钻井施工中钻遇高压气层,经过节流压井后,钻井液密度提高到2.42g/cm3(设计最高密度2.03 g/cm3)才保证安全钻进。为满足下步施工安全提前下入¢193.7mm无接箍套管封隔高压气层。针对在超高钻井液密度下,¢215.9mm井眼下入¢193.7mm无接箍套管和固井施工中存在着较多困难;单边间隙小(套管与井眼单边间隙只有11.1mm);气层段长达647.5米,气层较多压稳困难;下套管、固井时易发生井漏,尾管钻具输送过程中易井漏;水泥浆密度高,???浆排量小固井质量难以保证。通过下套管前优化地层承压方案;优选水泥浆体系,领尾浆均采用2.55 g/cm3高密度加重胶粒防窜双凝单密度水泥浆体系;制定安全、合理的下套管技术措施和固井施工技术方案。使得套管安全下入,并顺利完成固井施工,达到质量评价良好。 关键词:元陆17 溢流 超高钻井液密度 固井 高密度 质量 良好 作者简介:张庆华,1993年毕业于中原石油学校钻井工程专业,工程师 1 概述 元陆17井是南方勘探分公司在四川盆地川东北元坝东部断褶带圈闭群构造上所布的一口重点预探井。设计井深4730米。圈闭为构造-岩性复合圈闭。由于新区钻探不可预见的因素多,存在易漏、易塌、易斜、易涌等复杂情况,地层压力系数远远高于设计的压力系数(本井设计最高密度2.03g/cm3)。该井三开¢215.9mm井眼在自流井组马鞍山段钻井施工时发生溢流,钻井液密度由设计最高2.03g/cm3提置2.42 g/cm3才压稳满足继续钻井施工。下部将钻开地质预测的自流井组珍珠冲段、须家河组和雷口坡3套气层,不管下部是钻遇高压还是低压,均可能出现喷漏同存情况,井控风险极高。因此针对元陆17井目前施工的较高钻井液密度和为了下部安全施工,决定在钻开自流井组珍珠冲段前须增下一层Φ193.7mm无接箍尾管中完。 2 元陆17井井深结构 元陆17井井身结构表 开钻 次序钻头尺寸?井深 mm?m套管尺寸?下深 mm?m钢级壁厚 mm扣型封固井段m导管558.8?32476.25?32N8012.7WSP-1T0-32一开444.5?703.33339.7?697.68110T12.19WSP-1T0-697.68二开311.2?3420260.4?849.61TP11020.52TP-NF0-849.61244.5?3418.02P11011.99TP-CQ849.61-3418.02三开215.9?4150设计悬挂器位置: 3121.583-3127.133m193.7?4150TP110TS12.7TP-FJ3121.583-4150.02165.1mm钻头钻领眼到4175m 3 复杂情况 元陆17井钻进至井深3984.6m(层位:自流井组马鞍山段,岩性:绿灰色泥岩、灰色粉砂岩),钻时加快(25↓20min/m),立即停钻循环,循环期间气测值由2.92↑94.45%,密度由2.01 g/cm3↓1.92g/cm3 。振动筛出泥浆排量略有增大,疑似溢流,立即关井。关井15min求取套压,小量程压力表无套压显示,关井2凡尔开泵循环,泥浆进液气分离器脱气,循环加重至2.22g/cm3恢复钻进。 钻达井深4010.14m, 钻遇快钻时(35↓18min/m)立即停钻,地质循环 (入口密度2.22 g/cm3,出口密度2.18 g/cm3);立压由22MPa下降至19MPa,此时全烃由4.10%↑78.55%,出口密度2.18↓2.13g/cm3。停泵观察,泥浆有外溢现象,立即关井求压进行压井。节流循环加重至2.42 g/cm3 ,套压下降至0.5MPa(正常回压),压井成功。静止24h后测油气上窜速度为27.1m/h,恢复钻进。 使用超高密度2.42 g/cm3钻到4150米,152.4mm领眼钻到4175米中完。 本井三开在3472-4119.50m井段,共发现气层33层,厚度61.3m,油气显示良好。 施工主要难点分析 4.1 在同一段裸眼中,压稳与防漏难以兼顾,压力安全窗口较小。钻井液密度高达2.42g/cm3,在该地区已是最高密度。况且在¢215.9mm的井眼下¢193.7mm套管,间隙小,套管下入时激动压力大,钻井液密度高,粘切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