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兵车行》(第2课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兵车行》(第2课时).doc

PAGE  PAGE 6 课题: 《兵车行》(第2 课时)时间:共2 课时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赏析鬼哭图 2.欣赏理解造成人间悲剧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 3、背诵全文教学重点与难点 欣赏理解造成人间悲剧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课前准备 课件制作 熟读文本板块展开教学的问题串设计学生活动串目标达成反馈串一、导入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兵车行》中一幅惨别图,生离死别,绝望悲怆。 我们齐读一遍,大家好好感受一下。学生齐读感受朗读加深理解二、欣赏鬼哭图1、诗人开篇就给我们生动地描述了一幅惨别图,把感情寓于记叙描写之中。那么,这种场面描写在诗歌的结尾也有,请大家找找是哪几句。?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2、请大家齐读这一部分。 3、你觉得?这又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哪位同学能根据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大家要尽量地展开想象。? 1、学生思考回答,读出诗句 2、学生齐读结尾部分 3、学生思考交流  学生举一反三 加强朗读指导 揣摩诗人情感  三、 探究鉴赏文本1. 诗歌从开头的“惨别图”到结尾的“鬼哭图”,我们听到了一个相同的声音:哭声! 开头的人哭,响彻云霄;结尾的鬼哭,哀怨凄厉。那么造成这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迅速在诗歌的中间部分找出三个字和一句话来进行概括。 造成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点行频”,关键字”频”写出战争之多,朝廷频繁地征召百姓们去边疆打仗。这和第一小节征兵图,惨别图形成吻合.??“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频繁的战事发生在“边庭”,不是保卫疆土,而是为了“开边”,即用武力扩张疆土。这种扩张的战争,虽然伤亡惨重——“流血成海水”,但君王开边之意犹“未已”,仗还继续打下去。这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可??概括本诗主旨;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应视为诗中警策。?正是统治者的穷兵黩武,不断征召百姓去边疆服役,导致百姓们家破人亡。 2、我们来一起朗读诗歌的主体部分。由老师领读第一句,男生读“或从十五北防河”到“武皇开边意未已”,女生读“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到“被驱不异犬与鸡”,再齐读“长者虽有问”到“生男埋没随百草”。 ?? 3、思考: “点行频”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有哪些? 请大家就你感触最深的诗句进行赏析。? (1)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后两句是对后两句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或从“与”便至”,“去时”与“归来”可以看出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怨恨之意顿生,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农业生产极度荒废,函谷关以东大片农田荒废,人烟稀少,千村万落长满荆棘和杞柳。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垅亩无东西。” 生活无着落,民不聊生。神州大地到处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十分荒凉。?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伤亡如此惨重、生产如此荒废,“山东”已无兵可征,皇上依然一意孤行,征调秦地(关西)士卒。这些士兵能够耐苦战,但“被驱不异犬与鸡”,根本不把人当人,士卒与鸡犬没有什么不同。寓怨愤于嗟叹之中,全段于叙事之中情感浓郁。 (3)“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写秦兵家庭遇到的困难。到了“今年冬”,仗继续打;农事依然无人照料,可是“县官(朝廷)急索租”,一个“急”字,索租税不问百姓死活之丑恶嘴脸毕现!“租税从何出”没有人生产,何来租米?由此于是有了人生的感叹: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反常变化。白居易《长恨歌》里说“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此处杜甫又如此说。在封建社会,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有弄璋之喜,生女则弄瓦之恶;可是现在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样反常的心理变化实际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因此古人才有“宁为治世之犬,不为乱世之人”的感慨。 4、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鬼哭图”为全诗高潮所在。“君不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