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女性文学第4讲张爱玲研究
《女性文学研究》第四讲 (2) 张爱玲研究(1);张爱玲;“张爱玲热”;如何“看张”;如何“看张”;如何“看张”;如何“看张”;如何“看张”;如何“看张”;;;;如何“看张”;如何“看张”;如何“看张”;如何“看张”;;;张爱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二、海外研究
1.第一阶段(1957-1984)夏志清、唐文标等人的介绍与评述。
2.第二阶段(1985-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夏志清英文版《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是第一位完整评论张爱玲的研究者
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李欧梵《苍凉与世故:张爱玲的启示》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 ;《睇色,戒—文学.电影.历史》,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王德威《落地的麦子不死:张爱玲与“张派”传人》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台湾唐文标《张爱玲资料大全集》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张爱玲研究》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
台湾水晶《蝉—夜访张爱玲》1973;张爱玲的小说艺术[M].台北:大地出版社1976;替张爱玲补妆[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张痴”
台湾高全之《张爱玲学:批评、考证、钩沉》,台湾一方出版公司初版2003.3)
香港浸会大学林幸谦《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1)(2)
哈佛大学司马新《张爱玲在美国——婚姻与晚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夏志清成为是为张爱玲作传最好四部作品之一(余三为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学林出版社1997)、胡兰成《今生今世,民国女子》、林式同《有缘得识张爱玲》)
旅日学者邵迎建:《传奇文学与流言人生——张爱玲的文学》,三联书店,1998
刘维荣.海外张爱玲研究综述,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2000.1
台湾作家施淑青:我以为中国作家有三个人可以得诺贝尔文学奖,沈从文、张爱玲、老舍
李昂,我们三个姐妹与张爱玲,张爱玲评说六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242;阅读张爱玲书系:
主编陈子善 罗岗 山东书画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1、刘绍铭、许子东香港岭南大学等《再读张爱玲》
2、水晶《替张爱玲补妆》
3、王德威《落地的麦子不死》
4、陈子善 《张爱玲的风气》
5、陈子善 《记忆张爱玲》 ;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自己的文章
我以为文学理论是出在文学作品之后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恐怕还是如此……理论并非高高坐在上面,手执鞭子的御者。
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后者正是前者的底子。又如,他们多是注重人生的斗争,而忽略和谐的一面。其实,人是为了要求和谐的一面才斗争的。
我甚至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恣的。
因为我用的是参差的对照的写法,不喜欢采取善与恶、灵与肉的斩钉截铁的冲突那种古典的写法,所以我的作品有时候主题欠分明。但我以为,文学的主题论或者是可以改进一下。写小说应当是个故事,让故事自身去说明,比拟定了主题去编故事要好些。;自己的文章
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乏人性。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容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所以我的小说里,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可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
人们只是感觉日常的一切都有点不对,不对到恐怖的程度。人是生活于一个时代里的,可是这时代却在影子似地沉没下去,人觉得自己是被抛弃了。为要证实自己的存在,抓住一点真实的,最基本的东西,不能不求助于古老的记忆,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过的记忆,这比瞭望将来要更明晰、亲切。
我喜欢素朴,可是我只能从描写现代人的机智与装饰中去衬出人生的素朴的底子。因此我的文章容易被人看作过于华靡。;(《连环套》)欠注意到主题是真,但我希望这故事本身有人喜欢。我的本意很简单:既然有这样的事情,我就来描写它……这种姘居生活中国比外国更多,但还没有人认真拿它写过,鸳鸯蝴蝶派文人看看他们不够才子佳人的多情,新式文人又嫌他们既不像爱,又不像嫖,不够健康,又不够病态,缺乏主题的明朗性。
《连环套》里有许多地方袭用旧小说的词句 ……有时候未免做作,所以有些过分了。我想将来是可以改掉一点的。
《张看 自序》“三十年不见,尽管自以为坏,也没想到这样恶劣,通篇胡扯,不禁骇笑。” ;柯灵:遥寄张爱玲;夏志清与“张学”;四、运用英美新批评方法苦读细品:
1、指出张对文字色彩的敏感,文字具有丰富的感性,“雅俗兼赏”;
2、张小说意象非常丰富,甚至是“华丽”;
3、张小说力求表现的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