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讲 服饰
第十三讲 衣饰; 衣有广狭二义。广义指一切蔽体的织品,包括头衣、胫衣、足衣等。狭义指身上所穿的;当衣和裳并举的时候,就只指上衣而言。 上古的头衣主要有冠冕弁三种。 冠是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但是它的样式和用途与后世的帽子不同。《说文》说:“冠,絭也,所以絭发。”(絭,束缚。)古人蓄长发(《左传哀公七年》说吴人“断发文身” ,《史记·越世家》也说越人“文身断发”,剪短头发在上古被认为是所谓“蛮夷”的风俗。至於剃光头,那是一种相当重的刑罚,叫做髡。),用发笄绾住发髻后再用冠束住。据说早先的冠只有冠梁,冠梁不很宽,有褶子,两端连在冠圈上,戴起来冠梁像一根弧形的带子,从前到后覆在头发上。上古的冠并不像后世的帽子那样把头顶全部盖住。冠圈两旁有缨,这是两根小丝带,可以在颔下打结。《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淳于髠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缨和緌(ruí)是同义词。緌是结余下垂的部分,有装饰的作用。;; 弁也是一种比较尊贵的冠,有爵弁,有皮弁。爵弁据说就是没有旒的冕。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尖顶,类似后世的瓜皮帽。鹿皮各个缝合的地方,缀有一行行闪闪发光的小玉石,看上去像星星一样,所以《诗经·卫风·淇奥》说:“会弁如星。”
冕弁加在发髻上时都要横插一根较长的笄(不同於发笄),笄穿过发髻,把冕弁别在髻上。然后在笄的一端系上一根小丝带,从颔下绕过,再系到笄的另一端。这根带子不叫缨而叫紘(hóng),此外,笄的两端各用一条名叫紞(dǎn)的丝绳垂下一颗玉来,名叫瑱(zhèn)。因为两瑱正当左右两耳,所以一名充耳,又叫塞耳。《诗经·卫风·淇奥》说:“充耳琇莹”,就是指瑱说的。
附带说一说,古时贵族才能戴冠乘车,车有车盖,所以古人以“冠盖”为贵人的代称。“冠盖”又指仕宦的冠服和车盖,所以也用作仕宦的代称。
; 庶人的头衣和统治阶级不同。他们不但没有财力制置冠弁,而且统治阶级还不让他们有戴冠弁的权利。《释名·释首饰》:“士冠,庶人巾。”可见庶人只能戴巾。《玉篇》:“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可见庶人的巾大约就是劳动时擦汗的布,一物两用,也可以当作帽子裹在头上。直到汉代,头巾仍用于庶人和隐士。
帻(zé),就是包发的巾。蔡邕《独断》:“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庶人的帻是黑色或青色的,庶人既不许戴冠,只许戴巾帻,在头衣的制度上就有深刻的阶级内容。所以秦称人民为黔首(黔,黑色),汉称仆隶为苍头(苍,青色),都是从头衣上区别的。
; 帻有压发定冠的作用,所以后来贵族也戴帻,那是帻上再加冠。这种帻,前面高些,后面低些,中间露出头发。现在戏台上王侯将相冠下也都有帻,免冠后就露出帻来了。此外还有一种比较正式的帻,即帻之有屋(帽顶)者。戴这种帻可以不再戴冠。帻本覆额,戴帻而露出前额,古人叫做岸帻(岸是显露的意思),这表示洒脱不拘礼节。《晋书·谢奕传》:“岸帻笑咏,无异常日。”
帽,据说是没有冠冕以前的头衣,《荀子·哀公》篇:“哀公问舜冠於孔子”,“孔子对曰:古之王者有务而拘领者矣”,杨倞注:“务读为冒”,意思是说务就是帽。《说文》说,是小儿及蛮夷的头衣,是古帽字。但是上古文献中很少谈及帽。魏晋以前汉人所戴的帽只是一种便帽,《世说新语·任诞》篇说,谢尚“脱帻著帽”,“酣饮於桓子野家”,可见当时的帽还是一种便帽。后来帽成为正式的头衣,杜甫《饮中八仙歌》说,张旭“脱帽露顶王公前”,脱帽没有礼貌,可见戴帽就有礼貌了。; 上文说过,古代衣裳并举时,衣只指上衣。下衣叫做裳。《诗经·邶风·绿衣》说:“绿衣黄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说:“颠倒衣裳。”但是裳并不是裤而是裙(古代男女都著裙)。《说文》说:“常(裳),下帬(裙)也。”衣裳连在一起的叫做深衣。
古人衣襟向右掩(左襟盖住右襟,右衽)用绦系结,然后在腰间束带。《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可见在衽不是中原的习俗(上古敛死者才左衽。)。带有两种,一种是丝织的大带,一种是皮做的革带。大带是用来束衣的,叫做绅,绅又特指束余下垂的部分。古人常说“搢绅”,意思是把上朝时所执的手版(笏)插在带间(笏是古代君臣朝见时所执的狭长的板子,用玉、象牙或竹子制的,用来指画或在上面记事。搢绅又作缙绅,荐绅。《史记·五帝本纪》:“荐绅先生难言之。”)。这样,“搢绅”就成了仕宦的代称,而“绅士”的意义也由此而来。革带叫做鞶(pán),这是用来悬佩玉饰等物的。; 古人非常珍视玉。玉器不但用於祭祀、外交和社交等方面,而且用於服饰。《礼记?玉藻》:“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是贵族很看重的衣饰。据说礼服有两套相同的佩玉,腰的左右各佩一套,每套佩玉都有丝绳系连着。上端是一枚孤形的玉叫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呼和浩特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招聘18名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一种含电极的智能指环、灌胶治具及其封装工艺.pdf VIP
- 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带动画) 课件.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老年照护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docx
- 2010年考研英语真题及解析.pdf VIP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卷.docx VIP
- 第一章 应急管理导论-2.ppt VIP
- 大连理工工程力学课件0.pdf VIP
- 大行距造林中杨树营养面积与大行距经济效益的研究.docx VIP
- 2025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