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塑性力学之屈服条件与破坏条件选编
第三章 屈服条件(yield criteria);图3.1 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 理想弹塑性力学模型 ; 理想线性强化弹塑性力学模型亦称为弹塑性线性强化材料或双线性强化模型。其数学表达式为:; 理想刚塑性力学模型亦称刚性完全塑性力学模型,特别适宜于塑性
极限载荷的分析。其表达式为:; 理想线性强化刚塑性力学模型,其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 幂强化力学模型; 强度理论:人们根据大量的破坏现象,通过判断推理、概括,提出了种种关于破坏原因的假说,找出引起破坏的主要因素,经过实践检验,不断完善,在一定范围与实际相符合,上升为理论。材料之所以按某种方式破坏,是应力、应变或应变能密度等因素中某一因素引起的。即无论是简单或复杂应力状态,引起破坏的原因是相同的,与应力状态无关。;1. 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3. 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最大切应力是引起材料屈服的主要因素。 即认为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达到了简单拉伸屈服时的极限值,材料就会发生屈服。; 最大畸变能密度是引起材料屈服的主要因素。 即认为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畸变能密度达到简单拉伸屈服时的极限值,材料就会发生屈服。;屈服条件;塑性模型三要素;3.1. 屈服条件的概念;3.1.1 屈服;3.1.3 屈服函数;3.1.4 屈服面;主应力空间与?平面;各剪应力与J2;图3.5 p ,q,??空间金属材料屈服面;3.1.5 子午线与π平面上的屈服线;子午面与π平面上的屈服线;3.1 基本概念小结;3.2 描述屈服条件的坐标体系;3.3 屈服条件的研究历史;3.3 屈服条件的研究历史-2(续上);3.3 屈服条件的研究历史-3(续上);3.3. 屈服条件的研究历史-4(续上); Tresca (1864) 假设当最大剪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k时,材料发生屈服:; 使用不变量I2和J2的公式 太复杂,如果知道主应力的大小,则应用下式最方便;主应力空间;k的试验确定:;Tresca屈服面不能反映球应力张量对材料屈服的影响,为了反映球应力张量对材料屈服的影响,将Tresca屈服条件推广为广义Tresca屈服条件:; Tresca屈服条件有以下问题:没考虑中主应力的影响;当应力处在屈服面的棱线上时,处理会遇到数学上的困难;主应力大小未知时,屈服条件十分复杂。因此, Mises(1913)提出了;因此,在π平面上,Mises条件必为一圆。;同样为了反映球应力张量的影响,Drucker(德鲁克)和Prager(普拉格)(1952)首先提出在应力空间中为一圆锥 形屈服面的屈服条件。;C的试验确定:;Mises屈服面;σ3=0平面;对于σ3=0的平面应力情况下,Mises几何条件可描述为:; Mises屈服条件是J2 的函数,
而J2与τ8、τπ有关,还与物
体形状改变的弹性比能有关,
也就是说,当π平面上的剪
应力分量达到某一极限时,
材料开始屈服。材料力学中,Mises屈服条件作为强度理论使用时,通常称为第四强度理论。
Tresca屈服条件是认为最大剪应力达到某一极限时,材料开始屈服。材料力学中,Tresca屈服条件作为强度理论使用时,通常称为第三强度理论。; Taylor-Quinney在1931年分别对铜、铝、软钢作成的薄圆筒,在拉伸和扭转联合作用下,进行试验,如2 . 16所示,对于这几种材料,Mises屈服条件比Tresca屈服条件更接近实验数据,因而可认为Mises屈服条件来自试验。
上述这两种屈服条件都主要适用于金属材料,对于岩土类介质材料一般不能很好适用,因为岩土类材料的屈服与体积变形或静水应力状态有关。
下面我们就介绍在岩土材料中常用的一些屈服条件;并以重塑土试验为基础。在介绍屈服条件之前首先讲一个基本的概念:岩土材料的临界状态线。;3.4.2 岩土材料的临界状态线; 对于正常固结土,进行三轴剪切不排水试验时,先使试样在不同的各项等压状态(a,2a,…)下固结,然后,增加垂直偏压力q=σ1-σ3直到土样破坏。最后可给出一族不同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右图,由图可见,围压越高,其q也越高。;将上述试验采用p-q坐标面内表示出来,可以发现这些不同应力路径的形状是相似的,这样就意味着若采用q/qc和p/pc坐标,所有的应力路径就会归一化为一条线。; 正常固结试样排水试验的曲线与不排水情况相似,根据在q-p和v-p平面内的应力路径,可以看出,所有试验路径的破坏点在q-p平面内都是直线,从各试样的平均固结应力p开始,以斜率3上升,达到qf,pf时破坏,构成q-p坐标内的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家居装饰行业大数据精准营销策略分析报告.docx
- SH217_03ERP项目_MM物资组关键方案介绍_收货_v1.1-.pptx VIP
- 格物入门. 第1-7卷 丁韪良 著 同治7年 北京 同文馆1.pdf VIP
- 电磁场的对称性分析.pdf VIP
- 传感器基础教科书原理和特点讲解.pdf VIP
- TCBDA51-202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教学课件全集(858张).ppt VIP
- TCBDA 55-2021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docx VIP
- SH217_03ERP-2_详细业务蓝图及解决方案_3.1-神朔修改后.docx VIP
- 2025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含标准答案)原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