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淋巴瘤的CT诊断(附20例报告).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膜后淋巴瘤的CT诊断(附20例报告)

浙江临床医学2013年4月第15卷第4期 浙江临床医学2013年4月第15卷第4期 ·559· 腹膜后淋巴瘤的CT诊断(附20例报告) 谢敏  潘颖奇  张国华 作者单位:214002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腹膜后淋巴瘤位置较深,盆腔有一定的扩展 空间,早期肿瘤不易发现。腹膜后淋巴瘤是较少 见的腹膜后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腹 膜后其它肿瘤混淆。CT 是腹膜后肿瘤的重要检 查方法,能清晰反映腹膜后肿瘤的位置及其与邻 近器官的关系,为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提供重要依 据。本文收集近 5 年来在本院诊治、有完整临床 病历、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 20 例腹膜后淋 巴瘤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 年 6 月至 2012 年 6 月本院 收治的腹膜后淋巴瘤患者 20 例,男 13 例,女 7 例,年龄 25-83 岁,平均 64 岁。临床表现发热 7 例,腹痛、腹胀 16 例,消瘦、乏力 6 例,恶性、 呕吐 4 例,腹部包块 3 例,腰痛 2 例,体检示肝脏、 脾脏肿大 4 例,腹部触及肿块 5 例,腹部压痛 14 例。 实验室检查示贫血 7 例,血淋巴细胞增高 11 例。 1.2 CT 检查 使用西门子 Sensation16 层多排螺 旋 CT 机,扫描范围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先平 扫再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 20~25s,门脉 期延迟 60~70s),扫描条件 120kV,150~180mA, 层 厚 10mm, 层 间 距 10mm, 螺 距 1.0, 对 比 剂 用安射力 1.5~2.0ml/kg,使用高压注射器,速率 2.0~2.5ml/s,扫描结束后将扫描数据传入工作站, 以 1.0~1.5mm 层厚进行三维重建。 2  结果 2.1 CT CT 平扫 20 例患者腹膜后均可见肿大的 淋巴结,11 例呈孤立结节状(直径均 10mm); 9 例呈融合或部分融合状(1 例沿两侧腰大肌分 布且融合成条索状),最大 64mm×67mm,最小 22mm×37mm,除 2 例境界不清晰外,其余均较 清晰。20 例肿大淋巴结密度均匀或尚均匀,无明 显低密度坏死灶或高密度钙化灶。6 例肝脏、胰 腺受肿大淋巴结推移。增强扫描 13 例肿大淋巴 结轻度或中度均匀强化,2 例肿大淋巴结中度不 均匀强化,强化程度均 50Hu,5 例肿大淋巴结 无明显强化。2 例肿大淋巴结包埋腹主动脉,腹 主动脉向前移位 ;13 例伴有其它部位多个孤立淋 巴结肿大或融合成团块(颈部 3 例,纵隔 9 例, 腋下 7 例,内乳区 1 例,腹股沟 2 例,有的患者 2 个以上部位出现肿大的淋巴结)。2 例肝脏内可 见多个不规则低密度灶(最大 28mm×36mm), 增强后其中 1 例环形强化,另 1 例轻度均匀强化; 2 例脾脏内可见多个类圆形低密度灶,增强后呈 相对低密度影,直径 15~20mm ;1 例肺内见一 34mm×31mm 不规则软组织团块影,增强后呈轻 度均匀强化 ;1 例左肾皮质见一 70mm×52mm 囊 实性团块影,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2 例胸 椎、腰椎或骶椎骨质破坏 ;1 例侵犯双侧输尿管 ; 5 例伴有慢性结石性胆囊炎,3 例脾脏肿大。 2.2 病理 经手术或活检,病理报告非何杰金氏 病 14 例,何杰金氏病 6 例。 3  讨论 淋巴瘤根据病理分为非何杰金氏病及何杰金 氏病,常累及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腹膜后淋巴 瘤位于腹膜后组织间隙,夹在腹腔内脏器官及脊 柱、肌肉之间,位置深,因而发现时已经较大, 症状主要为腹痛、腰痛、发热、乏力、消瘦等。 腹膜后淋巴瘤的 CT 表现主要为腹膜后淋巴结肿 大,肿大淋巴结可融合成团块,推移、包埋血管, 伴有周围组织器官受压征象[1]。本组 9 例肿大淋 巴结呈融合或部分融合,趋向中晚期,2 例肿大 淋巴结包埋腹主动脉,腹主动脉均向前移位,呈 主动脉淹没征。由于淋巴瘤血供不丰富,因而 CT 增强扫描以轻、中度强化为主 ;淋巴瘤很少坏死, 浙江临床医学2013年4月第15卷第4期·56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儿童常见 的心律失常,是由心房或房室交界处异位兴奋灶 快速释放冲动所产生的一种心律失常,病因较多, 大多数无器质性心脏病,少部分可由于先天性心 脏病、心肌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先天性 心脏病手术、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引起。 本文对儿童 PSVT 病例心脏彩超结果进行分析比 较,旨在了解其可能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06 年 10 月至 2012 年 10 在本院门诊或住院的 14 岁以下 PSVT 患儿 126 例, 男 66 例,女 60 例 ;7 岁 72 例,≥ 7 岁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