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508李斌教育的技术学讲义
;;教育技术学;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教育技术及教育技术学的内涵;
2、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研究及工作领域(范畴);
4、掌握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
5、了解自己应该和可以干什么。; 主要参考书
1、《教育技术导论》尹俊华、戴正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年版。
2、《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美]巴巴拉·西尔斯,塔丽·里齐著;乌美娜,刘雍潜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教育技术学基础》[美]罗伯特·M·加涅主编,张杰夫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4、《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及其演变》张祖忻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第一讲 对教育技术的基本认识
一、教育技术的本质(内涵)
请参见《教育研究》98年第7期,“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 以一定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指导(理论体系),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工具),解决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领域)。
;图:教育技术桥梁科学的性质; 美国著名教育技术学家海涅克(Robert Heinich)给技术下的定义是“系统化地应用科学的知识去处理实际的任务。”他把这个定义用到教学上,可以把教育技术定义为“将与人类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这个定义的重点在于它把技术作为一个过程或是一种思维的方法,而不是把技术当作一般的产品,如计算机、人造卫星等。实际上指的是对教学和学习事件的一种特殊的、系统的安排。; 美国AECT的94定义,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这个定义的内涵十分丰富,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讨论。; 日本JET94的“七条宣言”,科学的界定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的主要任务。这些对于我们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教育技术、克服片面的教育技术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进行以改善人类学习活动为目标的基础研究。包括改善人类学习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交互作用活动。
2、进行符合新的学习目标的课程开发??及相关学习指导方法的研究。
3、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学,不断提高教学现场的实践水平。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技术、教材开发技术、媒体技术与应用、学习支援系统、评价方法等;4、面向新时代,推进信息教育。为中小学及大学开设信息教育课程,并将此课程作为21世纪综合科学技术教育的核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
5、开发尖端技术并研究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大众传播、多媒体、网络等的应用。防止新信息技术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
6、研究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的对策和措施。帮助政府的职能部门制定规划和对策。
7、促进国际交流,向全世界推广研究成果。
请参见《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日本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特点评介”。;信息社会的“读写能力”(Literacy)
——信息教育
传统的文字中心的读写能力——听、说、读、写、算
现代信息社会的读写能力—信息应用能力(视听媒体、计算机):
1992年的定义:
1、对信息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的能力,以及对新的信息的创造和传递的能力;
2、对信息化社会的特质,以及对人类影响的理解;
3、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信息的责任感;
4、对信息科学的基础以及信息手段(特别是计算机)特征的理解,基本操作能力的习得。;信息教育的培养目标(1997):
1、信息应用的实践力
按照课题和目的应用适当的信息手段,积极独立的收集、判断、表现、处理和创造必要的信息,按照对方的具体情况发送和传递的能力。
2、对信息科学的理解
包括对信息手段特性的理解,对为了评价和改善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3、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
对社会生活中的信息与信息技术的作用的理解,思考信息道德的必要性以及对信息的责任,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㈠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
1、学科性质
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大范畴,教育技术是技术范畴的。科学解决知识问题,而技术是解决人类的技能,方法和应用的问题。
科学通过技术作中介,才能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显然,科学起主导作用,它走在生产与技术的前面。换言之,技术和方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是技术的基础。; 教育的技术学层次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探讨如何分析、解决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研究“怎么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共创灿烂的明天-初三家长会课件.ppt
- 03-1ATN硬件培训材料.pptx
- 六月10日高考版语文早自习.ppt
- 六种有害物质的特性和替代.ppt
- 03细胞的多样性及统一性.ppt
- 六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指导学写留言条及表扬信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03联系数据库基准语言SQL.ppt
- 04-国家优质工程建筑工程类复查要点释义.ppt
- 共建美好及谐社会.ppt
-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应用.ppt
- 2025年天津市冷链物流基地配套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母婴护理会所专业化服务升级路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私立医院医美抗衰中心创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淡化海水在城市道路清洗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环卫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花西子针对户外运动妆容的可行性.docx
- 2025年上海市生物发电于秸秆炭化还田协同发电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天津市物造纸在可降解农用地膜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无人值守充电站智能运维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竹荪种植连作障碍防治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地理●北京卷丨北京市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最新附合导线平差计算表Excel自动计算.xls VIP
- 拆卸电梯施工方案.docx VIP
- Power Up教材配套测试一级别期末测试.pdf VIP
- 14外国文学名著-中考英语时文阅读练习(含答案解析).doc VIP
- JTG 3441—2024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docx VIP
- 附件:《环境空气温室气体及其示踪物(CO2、CH4、N2O和CO)光腔衰荡光谱法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指南》.pdf VIP
- 一至六年级语文复习资料.pdf VIP
- 【简便计算】小数乘除法简便计算专项练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含解析).pdf VIP
- 备战2023年英语中考作文真题(书面表达)黄金模板05 解决问题型议论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