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诗为词”与“以词为诗”的论文.doc
“以诗为词”与“以词为诗”的论文
田园诗词的创作都存在破体现象。北宋时期主要是词的破体,即把田园这一传统的诗歌题材引入词的创作领域,或化用诗歌的字句,或融其诗意,体式上也接近于齐言。苏轼完成了飞跃性的转变,其田园词在破体的基础上自有新创,语汇、句法和主题都对南宋田园诗产生重大影响。南宋时期,田园诗词的创作进入“以诗为词”和“以词为诗”的双向互动阶段,田园词诗化和田园诗词化的现象同时并存。辛弃疾的田园词继承了汉代以来诗歌的优良传统,博采众家之长;诗词兼善者的田园词往往不可避免地接近其诗的面目腔调。而南宋劝农类的田园诗则全盘接受苏轼词的影响,更为普泛的现象是田园诗沾染上了些许词的格调韵味。宋代田园诗词的破体是良性的。经过破体,诗词互相借镜,相资为用,都取得了不俗成就,共同推动了田园题材在宋代的新的繁兴。
关键词:宋代;田园诗;田园词;破体
中图分类号:i20722;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07017509
作者简介:刘 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海学刊》杂志社副研究员 (江苏 南京 210013)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破体”现象屡见不鲜,“凡是打破各种文体的疆界,超越比较材料的局限,移花接木,相资为用,造成渗透交融,蔚为新奇鲜活之美学效果者,皆谓之‘破体’”①。文体之间的相互渗透交融在宋代格外突出,王水照先生就曾经指出:“在两宋文坛上,‘破体为文’的种种尝试,如以文为诗、以赋为诗、以古入律、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以赋为文、以文为赋、以文为四六等,令人目不暇接,其风气日益炽盛”②。.而各种文体的互动中,诗和词的沟通又是最显著的,“诗与词是关系最密切、沟通渠道最多的两种文体。诗词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生发,是中国韵文文体关系中的最突出现象”③。宋代文学创作中诗体和词体相互借鉴、渗透、融通的现象已引起不少关注,既有着眼于一代词作的“以诗为词”或诗作的“以词为诗”,也有注目于个别作者的诗词破体或互渗④,但诗与词这两类不同的文体在表现同一题材时,是如何移花接木,相资为用的,迄今却鲜有人论及。应该说相同题材的诗和词更值得我们具体地比勘和对照,本文即以田园题材为例,考察宋代田园诗词创作中的“以诗为词”和“以词为诗”,以期深化宋代诗词破体现象的研究。
一
北宋时期,田园诗词的破体主要出现在词的创作中。田园本是诗歌的传统题材,其滥觞于《诗经》,到东晋陶渊明正式开宗立派,经盛唐王维、储光羲等踵事增华,至中晚唐田家诗又别具一格,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艺术传统,北宋的田园诗创作正是承历代余绪而有所发展。而词作为一种娱宾遣兴、助酒佐欢的游戏笔墨,本为艳科,在唐五代时很少涉猎田园题材,现存仅有欧阳炯、李珣的《南乡子》偶尔写到一些南粤风土和女子的劳动生活,但未脱妍丽风调,孙光宪《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一首稍清新自然,被赞为:“《花间集》中忽有此淡朴咏田家耕织之词,诚为异采”《栩庄漫记》,载张璋、黄畲编《全唐五代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19页。。但全唐五代词中也仅此一首。应该说宋词开始正式引入田园题材,计有约四十位作者,近百首田园词作。这种对诗歌传统题材的借鉴,本身就是一种破体的表现。在具体的写作中,早期的田园词也表现出鲜明的“以诗为词”的特色。
第一,北宋出现的田园词多檃栝诗句而成,或受诗歌的感发而作,在某种程度上堪称诗之苗裔和附庸。
北宋人创作的田园词有完全集诗句而成。如黄庭坚曾戏效王安石创作一首《菩萨蛮》:
王荆公新筑草堂于半山,引入功德水作小港,其上垒石作桥。为集句云:“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戏效荆公作。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王安石的《菩萨蛮》描写退居半山的闲逸生活,词中各句分别集自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殷益《看牡丹》:“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王维《游春曲》:“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韩愈《南溪始泛》:“点点暮雨飘,梢梢新月偃。”方棫《失题》:“午醉醒来晚,
无人梦自惊。”(一作陈叔宝诗)李白《杨叛儿歌》:“何许最关情,乌啼白门柳。”《杨升庵外集》记载:“古乐府‘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蔵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李白用其意衍为《杨叛儿歌》曰:‘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何许最关情,乌啼白门柳。’”参见清王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郭祥正《题人山居》:“谢家庄上无多景,只有黄鹂三两声。”宋彭乘撰《墨客挥犀》卷十:“郭祥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ML的影像融合(txx21)的论文.doc
- SNS架构的数字图书馆系统探究的论文.doc
- SOA与信息化的“春秋战国”时代的论文.doc
- SP工法在防水工程中的研究、设计及应用的论文.doc
- SQL Server的系统表及其应用研究的论文.doc
- SuperMap2000在设施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的论文.doc
- S形钻孔井筒地面预注浆技术研究的论文.doc
- T91-P91钢的发展应用及其焊接性综述的论文.doc
- TBM应用于重庆轨道交通工程中的风险分析的论文.doc
- TDWLT—01微机励磁调节器在同步发电机的应用的论文.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