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当前东部沿海流动人口群体中的文化缺失
宜顺论文网www.13L
PAGE \* MERGEFORMAT - 8 -
摘要
流动人口是在中国户籍制度条件下的一个概念,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但目前尚无明确、准确和统一的定义。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 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加473万人。这其中的外出农民工就是本文中所述的流动人口。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发展以及外出打工的普遍化,这一群体还将继续庞大。而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缺失情况,日益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将通过对东部沿海流动人口群体中的文化缺失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来揭示这一文化缺失现象的重要影响,并挖掘一些可行的举措来减弱这一文化缺失现象以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流动人口 文化缺失 影响 举措
目 录
一、当前东部沿海流动人口群体中的文化缺失现状………………………………4
(一)当前东部沿海流动人口基本状况……………………………………………4
(二)当前东部沿海流动人口群体文化缺失状况…………………………………4
二、造成流动人口群体文化缺失现象的原因及由此带来影响……………………5
(一)造成流动人口群体文化缺失现象的原因……………………………………5
(二)人口群体文化缺失现象带来的影响…………………………………………6
三、改善流动人口群体中文化缺失状况的一些建议……………………………7
(一)国家层面……………………………………………………………………7
(二)地方层面……………………………………………………………………8
(三)个人层面……………………………………………………………………8
一、当前东部沿海流动人口群体中的文化缺失现状
流动人口 ,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人口可以分为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流入人口是指来到该地区的非户籍人口,流出人口是指离开该地区到其他地方居住的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根据流动性可以分为常住流动人口和短期流动人口,常住流动人口一般指在该地区居住较长的一段时间(如5年)。 目前流动人口的行政管理以公安部门为主,主要抓流动人口的治安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教育,计划生育,社区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服务站等部门分别管理流动人口的不同方面。由于户籍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挂钩,离开了户籍所在地流动人口就权益得不到保障,比如流动人口中学龄少年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
(一)当前东部沿海流动人口基本状况
据调查显示,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以外出为主,其目的地多为东部发达沿海地区,成为当地流动人口。2012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16980万人,比上年增加443万人,增长2.7%,占农民工总量的64.7%。
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流动人口很庞大,这一群体虽然在当地获得了较好的劳动报酬,但是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更为辛苦劳累,对于文化知识的要求很低,对于职业技能的需求也是所谓“熟能生巧”型的劳动密集行业。他们在当地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各方面都远低于本地居民。这些因素会给流动人口的心理产生细微的影响,这些影响中很多是不好的,会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一定影响。总的来说,流动人口获得了比在老家好得多的经济回报,但却过得并不幸福,二战其中很大的一个现象就是文化的缺失。
(二)当前东部沿海流动人口群体文化缺失状况
分析当前东部沿海流动人口群体文化缺失的状况,我们也可以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检测报告中一窥究竟。该调查显示, 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青年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在农民工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3%,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13.3%,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外出农民工和年轻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26.5%和36.4%(见表1)。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决定了他们在一个社会文化生活所处的地位。他们的文化程度越低,意味着他们可能产生的进步越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表1:2012年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构成单位:% 非农民工全部农民工本地农民工外出农民工30岁以下
青年农民工不识字或识字很少8.31.52.01.00.3小学33.814.318.410.55.5初中47.060.558.962.057.8高中8.013.313.812.814.7中专1.54.73.35.99.1大专及以上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