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苏州拙政园与现代园林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苏州拙政园与现代园林设计

金陵科技学院课程论文  PAGE \* MERGEFORMAT 4 浅谈苏州拙政园与现代园林设计 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18000 摘要  PAGEREF _Toc18000 1  HYPERLINK \l _Toc12145 前言  PAGEREF _Toc12145 1  HYPERLINK \l _Toc7701 建筑布局  PAGEREF _Toc7701 1  HYPERLINK \l _Toc27712 园林特点  PAGEREF _Toc27712 2  HYPERLINK \l _Toc10986 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PAGEREF _Toc10986 2  HYPERLINK \l _Toc19741 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PAGEREF _Toc19741 2  HYPERLINK \l _Toc32482 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PAGEREF _Toc32482 2  HYPERLINK \l _Toc18339 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PAGEREF _Toc18339 2  HYPERLINK \l _Toc7586 对于现代园林的思考  PAGEREF _Toc7586 3  HYPERLINK \l _Toc27539 结语  PAGEREF _Toc27539 4  HYPERLINK \l _Toc12260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12260 4  摘要: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园,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文章通过对苏州拙政园景观设计与中国古典园林在形式、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分析与对比, HYPERLINK /work/ 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发展与创新等多个层面意义和作用,使中国园林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并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景观规划。? 关键词:苏州拙政园; HYPERLINK /dangdai/ 现代景观设计; HYPERLINK /china/ 中国古典园林;作用;传承 HYPERLINK /fazhan/ 发展 前言 拙政园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 建筑布局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西部原为“补园”,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一见匾额,就会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