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赣南客家古民居的旅游开发
PAGE
PAGE 9
浅谈赣南客家古民居的旅游开发
摘要:赣南客家古民居是客家人聚族而居,并且以夯土墙承重为特征的大型群体住宅。其主要类型大致可分为厅屋、围屋。追根溯源,客家传统民居的形成,是特殊群体在特定时空下的必然产物,其中承载着客家人独特的生存情感。它是客家民居的代表,也是客家民俗文化的象征。客家民居拥有极高的旅游价值,需要我们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开发,从而使古民居旅游实现保护与创新有机的结合。
关键词:客家古民居;旅游;开发
1.引言
客 赣南客家古民居是客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独特文化载体。由于时代的变革,曾经一度辉煌、为客家人营造过田园梦想的古老民居随着现代人生存情感的改变而逐渐坍塌,但其为适应异地环境的创造精神和与自然相依相生的生存观,在世界文化大溶合的今天,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注。加深人们对这种民居文化样式的理解,并能有所创造地继承其中有益的部分。这种古老的民居随着历史的变迁正在逐渐消失,但是,客家人为适应异地环境的创造精神及与自然相依相生的生存观,在资源枯竭、自然环境恶化的今天仍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客家古民居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乃至经历了地震的撼动,而至今仍成百上千魏然屹立于深山大谷之中,显示出了客家人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艺术。但客家民居毕竟是由土木构建,生命周期总归有限。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社会观念的变化,这种大家庭聚族而居的居住形式已难为现代客家人所接受,对客家古民居的维护修理乃至存在,便发生了危机。为此,必须以全社会的行为加以保护,而以开发促保护是其主要途径。
2.赣南客家古民居的类型及特征
民居是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而且带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其建筑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蕴含着丰富的汉民族,客家民系的文化内涵。现存赣南客家古民居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即“厅屋组合式”民居和“围屋”民居。其分布形式:“组合式”呈东北向西南发展减弱的状况;“围屋则呈西南向东北发展逐渐减弱的态势。
2.1赣南客家古民居的主要类型
2.1.1厅屋组成合式民居
赣南客家人一般称堂为“厅”或“厅厦”,堂专指祠堂。称一栋房子为“屋”,一间房子为“房”。厅是房屋的中心,许多栋“正屋”和“横屋”连在一起便组合成了一幛大房子,这种民居实质上脱胎于古代中原庭院府第式民居。赣南客家民居以此为主流,各县都有,但以东北部的宁都、兴国、石城、于都等县为盛,也最具代表。
2.1.2围屋民居
这种民居,因在大门门额上往往题有某某围的名称,又因它的外墙既是每间房屋的外墙,又充当整座围屋的外墙,故名。当地也有人称“水围”者,盖取水泄不透、极言牢固之意,也有将之与村围和有围墙的民居统称为“土围子”甘南县乡村为围屋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龙南、定南、全南县及安远和信丰县南部,寻乌县则多行围龙屋。
2.2赣南客家古民居的主要特征
2.2.1组合扩展性
客家人是聚族而居的。从其最简单的一明两暗三间过,发展到两堂两横、三堂两横、直至九进十八厅那样的大房子,无不体现其成组向前、向左右不断扩展、延伸的特点。此模式在选址开基之时,就藏下了其发展的势头。客家人也常因宅基的拓展问题发生纠纷,乃至宗族械斗。这种扩展性反映了客家人希望子孙发达,开拓进取,不断向前的心愿。
2.2.2主次分明,均衡布局
无论房屋发展到多大规模,始终是以正厅为中轴,以祖堂为核心,向前逐步延伸,向左右对称发展。正屋、正厅的体量规模、装饰档次,各横屋和次厅均不能逾越。横屋房门均朝正厅方向开,反映了客家人强烈的凝聚力的向心力,也体现了这客家人因远离中原故土而怀“慎终追远”的心态。
2.2.3注重防卫,构筑奇异
客家是汉族不断迁徙的产生,他们大多在边远山区从事艰苦的开拓性事业。因此,当他们又来到新的他乡开基立业时,往往不仅要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而且还要同土著(先到居民)和匪盗作争夺生存空间的殊死斗争,于是谋求安全和良好的防卫功能,便成了客家人体现出的那种强烈的防御体系,就是这种斗争的反映结果。引用万幼楠《赣南客家民居试析-兼谈赣闽粤客家民居关系》
3.赣南客家古民居的旅游价值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因其自有特定内涵和文化逻辑,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客家民居作为客家文化的物质形式,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文化性和科研性,具有较强的吸引价值,开发客家民居旅游资源,对充实客家人文旅游资源景观,丰富其旅游活动的层次,提高旅游文化内涵,促进客家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赣南客家古民居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历史文化浓厚
从西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各地。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这些“北方来客”只好迁于尚未开发的山区或丘陵地带,并主要集结定居于闽、粤、赣三省边区。故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