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测生理指标的方法
实验路线及安排:项目主要在晋西北地区展开区域化试验,供试品种4个,均为当年生扦插苗,每个品种15株,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其中包括4个处理,3个重复。所测定内容包括12项生理指标在相应部位(根、茎、叶)的年变化规律,并从形态、生理和生物化学方面对其抗寒抗旱性机理进行研究探讨。
在每个小区分别选健康植株2株,每株取其中上部位叶片1-2片,组成混合样,编号,带回实验室用一部分样品进行抗旱指标测定,其余样品放入冰箱低温处理,处理温度为0℃、-10℃,-20℃,然后进行抗寒指标测定,每月采样一次。根的取样方法为每个小区分别选健康植株10株,挖出其部分根系组成混合样,处理方法同叶片;茎的取样方法为选健康植株10株,取其上部嫩茎组成混合样,处理方法同上。2009年10月-2010年3月 对所选材料进行人工低温干旱处理,完成相关实验指标的测定工作。低温处理通过相对电导率及相关指标评价其抗寒性;干旱处理是通过对所栽品种进行适宜土壤水分、中度干旱、严重干旱条件的人为处理,测定杨树的蒸腾速率和相应指标,评价其抗旱性。
实验方法
一.光合效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三项指标用光合仪直接测定;
二.水势(小液流法)
取10个干净的试管,分成A组和B组,都贴上0.05mol/L、0.1 mol/L、0.15 mol/L、0.2 mol/L、0.3 mol/L 6个不同浓度标签,并向这两组试管中分别移取相应浓度的CaCl2溶液4mL。
取待测叶子数片,用打孔器在其上均匀打孔,混匀,将其分别装入A组试管(每支试管装10片),摇匀,滴入一滴相同浓度的甲烯蓝溶液,再摇匀。
用干净的毛细移液管,吸取1~2滴蓝色溶液,小心的插入装着相同浓度的B组试管中部,轻轻的挤出一滴蓝色溶液,观察蓝色液滴流动方向。
按下公式计算植物组织水势:Ψ=-iRTC
式中:Ψ为植物组织水势(MPa);C为CaCl2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R为摩尔气体常数,0.008314MPa·L/mol·K;T为热力学温度(K),即273+t(t为当时摄氏温度);I解离常数(CaCl2=2.6)
三.叶绿素含量(直接浸提法)
80%的丙酮液的配制:4L丙酮 + 1L蒸馏水。
称0.5g左右的叶片放在50ml的离心管(做三个重复),加入25ml浓度为80%的丙酮液,放在黑暗处浸提大约36小时??取出,稀释4倍后分别在波长663nm、645nm、652nm下测定光密度,以80%的丙酮液为空白。
按下列公式计算样品中叶绿素含量。
CA=12.72A663-2.59A645 (1)
CB=22.88A645-4.67A663 (2)
CT=CA+CB=A652×1000/34.5 (3)在652nm时可一次测出叶绿素总含量
叶绿素色素含量(mg/g FW)=(CVT/FW×1000)n (4)
以上公式中,CA、CB、CA+B分别为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的浓度(mg/L);FW为鲜重(g);C:叶绿体色素的浓度;VT为提取液总体积(mL);n为稀释倍数。
四.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试剂:
20%三氯乙酸(TCA)溶液:20g三氯乙酸,加水80ml溶解;
0.1%的TCA溶液:取250ul20%TCA稀释至50ml;
0.5%硫代巴比妥酸溶液:0.25g硫代巴比妥酸溶解于50ml20%的TCA中。
1.取植株上一定叶位的叶片,剪成小段,混匀,称取0.3g;
2.放入冰浴的砚钵中,加少许石英砂和2ml0.05mol/LPH为7.8的磷酸缓冲液,研磨成匀浆。将匀浆转移到试管中,再用2-3 ml0.05mol/L磷酸缓冲液分两次冲洗,合并提取液;
3.在提取液中加入5 ml 0.5%硫代巴比妥酸溶液,摇匀;
4.将试管放入沸水中煮沸10分钟(自试管内溶液中出现小气泡开始计时),到时间后立即将试管取出并放入冷水浴中;
5.带试管内溶液冷却后,3000g离心15min,取上清液并量其体积。以0.5%硫代巴比妥酸溶液为空白测532nm、600nm、450nm处的吸光度;
6.结果计算:MDA(mmol.g-1FW)=〔6.452*(A652-A600)-0.559*A450〕*Vt/Vs*FW
式中,Vt:提取液总体积(ml),Vs:测定用提取液体积(ml),FW:样品鲜重(g)
五.SOD酶活性的测定
1、NBT反应液的制备
(a)配置50mmol/l pH=7.8磷酸缓冲液:A:取NaHPO4·12H2O 8.95g定容于500ml;
B:取KH2PO4 3.4g定容于500ml;(A:B=9:1)
(b)13mmol/l甲硫氨酸:在180ml50mmol/l pH=7.8磷酸缓冲液中加入348mg甲硫氨酸,待完全溶解后加入后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