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湖南省龙山县皇仓中学高中教学论文课题论文《土家族民歌之哭嫁歌浅论》.doc

湖南省龙山县皇仓中学高中教学论文课题论文《土家族民歌之哭嫁歌浅论》.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省龙山县皇仓中学高中教学论文课题论文《土家族民歌之哭嫁歌浅论》

PAGE  PAGE 4 湖南省龙山县皇仓中学高中教学论文 课题论文《土家族民歌之哭嫁歌浅论》 摘 要:哭嫁是一种在大多数民族中都存在的婚嫁习俗,而艺术感染力最强、内容最丰富的莫如土家族的哭嫁歌。土家人似乎特别舍不得“生离”,哭嫁不哭丧是其习俗之一。哭嫁是土家族文化中有特色的一种文化事象。“桃夭时节卜佳期,无限伤心叙别离。哭娘哭嫂哭姐妹,情谊绵缠泪如丝。”这是一首古老的竹枝词,它所展示的正是一幅土家族婚礼中的“哭嫁图”。 关键词:土家族 哭嫁歌 在地处湘鄂渝黔交界处的武陵山区。生活着一支自称“毕兹卡”的少数民族——土家族。这个拥有500多万人口的民族,其古老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周时期的巴人。土家族在山高林密,河水碧绿,溪涧清澈,气候温和的环境中生活。古老的历史、秀美的山水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土家文化。土家族以“唯天性”为审美原则,“为生活而生活”地进行民歌活动。以鲜活的生活欲为内驱力的土家族民歌,倾诉着真诚的生命情怀,显露着淳朴的生活趣味,从而形成与众不两的审美情趣。其中哭嫁歌是土家族婚礼中所唱的土家抒情民歌,它以哭诉为主要形式,不但表现了丰富的内容,传达了真挚的情感,还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 土家人似乎特别舍不得“生离”,哭嫁不哭丧是其习俗之一。所以在男婚女嫁的大喜日子里,土家人要唱一套完整的哭嫁歌谣。其主要内容有开声、哭父母、哭兄弟姐妹、哭从新、哭祖宗、哭上轿等都是表达难舍难分的离别之情的,其情哀婉。 一、真挚的情感内容 哭嫁歌,是新娘为了表达离别之情,由新娘哭诉的一种以哭伴歌的抒情歌谣。在举行婚礼的一个月或半个月前,未来的新娘开始哭嫁。有的地方是七天哭一次,有的地方是半个月哭一次,也有的地方是开始隔夜哭一次,之后每夜都哭。在整个哭嫁期间,新娘和陪哭的姐妹都要唱哭嫁歌。哭嫁歌的内容十分丰富。一般从母女对哭、姑嫂对哭开始,所有的亲人(包括父母、哥嫂、叔伯、姐妹)都要哭到,而且还要哭各种仪式如“哭梳头”“哭上轿”等。在男方来轿娶亲的这天夜里,新娘要按出嫁的礼仪进行哭??。最有特色的当属“哭爹娘”、“哭媒人”和“陪十姊妹歌”。 待嫁的姑娘,在即将别离亲人之际,自然有诉说不完的离愁别绪,如哭爹娘,哭诉爹娘的养育之恩和无法照看爹娘的忧愁等等。 “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为我苦费心,爹的恩情说不尽,提 起话头言难尽。一怕我们受饥饿,二怕我们生疾病;三怕穿戴比人丑,披星戴月费苦心。四怕我们无文化,送进学堂把书念,把你女儿养成人,花钱费米恩情深。一尺五寸把女盘,只差拿来口中衔;艰苦岁月费时日,挨冻受饿费心肠!女儿错为菜子命,枉自父母费苦心;我今离别父母去,内心难过泪淋淋!为女不得孝双亲,难把父母到终身;水里点灯灯不明,空来世间枉为人!” 哭声悲哀,字字句句都浸透着泪水,叫人听了不觉心碎和流泪。但有的其中也含有对亲人的抱怨。 “我的头发还没有生根,我的牙齿还没有长齐呀!绩麻纺纱都不会,背柴挑水做不起,你们就狠心地把我推出门。做人媳妇活受罪,挑不起也要挑了,做不会也要做了。我的肩膀压肿了,还满不了人家的意。十八指头磨烂了,还顺不了人家的心。这日子怎么过呀?早晓得这一天,刚把我生下来时,为什么不把我往泥潭里泡了呢?早晓得这一天,刚把我生下来时,为什么不把我往这坝上丢了呢?丢在泥潭里,还要起个水泡泡哩;丢在岩坝下,还能长一蓬草草哩!” 出嫁的女儿并不理解父母的心情,她将一肚子的委曲完全倾泻在父母身上,埋怨父母不该把自己嫁出去。 在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制度之下,姑娘的命运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摆布,前途未卜,因此有时新娘常借哭嫁骂媒人,也将满腔的愤怒,集中发泄在媒人身上,以此表达对旧式婚姻的不满。哭媒人这样唱道: 板栗花开球对球,背时媒人想猪头;豌豆花开英对英,背时媒人想鞋袜。背时媒人是条狗,这头吃了走那头。娘家又夸女婿好,婆家又夸嫁妆多。树上鸟儿骗得多,岩坎猴子骗得走。骗得我爹点了头,骗得我娘开了口。 在土家族姑娘看来,媒人是搬弄口舌,追求私利的势力小 人。所以在哭嫁时总是痛骂媒人一场,好像这一婚姻悲剧的导演就是媒人,充分体现了土家妇女对封建旧礼教的不满和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执行者———媒人单刀直入的谴责。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独特形式,也是哭嫁的高潮。新娘出嫁的头天晚上,爹娘邀请亲邻中的未婚姑娘九人,连新娘共十人围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称陪十姊妹歌。这九位姑娘是陪哭的重要角色,因此无论她们家住远近,无论风雨阴 晴,新???家均要打轿派人去接。十姐妹聚齐后,新娘家将两张八仙桌拼在一起,摆在堂屋中间,比新娘年长的坐上方,与新娘年龄一般大的姑娘坐两旁,新娘坐在姑娘们中间。新娘先哭开台歌:“桔子开花也儿细,听我哭唱十姊妹;一盏油灯挂堂前,十位姐妹到奴家。姐儿明朝出闺门,哭唱俺的知心话。”然后依次是独唱或对唱,内容主要是叙旧情的,有礼赞新娘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