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汉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宿州汉文化

宿州汉代历史资料 一、萧县汉文化——汉墓、汉代画像石刻、书画之乡、濉水之战 安徽省宿州市的萧县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近年来,萧县文物部门在境内发现了大型汉墓群十处,发掘汉墓近五百多座,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尤其是出土了一批堪称稀世瑰宝的汉代画像石刻,在中国考古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萧县汉墓 萧县古称萧国,汉代属沛郡管辖,是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的祖籍地,也是两汉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汉王朝建立后,刘邦采取了修养生息的政策,出现了封建时代少有的繁荣景象。加上萧县地理环境优越,一时间厚葬之风兴起。因此,萧县境内存在数量众多的汉墓。 2、汉代画像石刻 画像石又叫石刻壁画,是中国最早的浮雕艺术。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 萧县的汉代画像石刻开始于西汉晚期,兴盛于东汉,但随着东汉的灭亡,萧县的画像石刻也随之消失了,这至今是一个谜。萧县是我国汉石刻壁画集中出土地之一,萧县圣泉村的一座汉代墓葬的发掘中,一共出土了23块珍贵的汉代画像石刻,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就有8块之多。在萧县博物馆,可以见到这些珍贵的汉代画像石刻。近年来,萧县出土的汉画像石,大多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在这里出土的汉画像石大致可分为祥禽瑞兽、神话传说、现实生活三大类,有的石刻亦把三方面的内容杂融在一起。在艺术形式上,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 萧县汉画像石上的图案,有表示祥瑞避邪的二龙穿壁、十字穿环、铺首衔环,有反映现实生活的门吏图、建筑图,真实再现了两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内容。例如,伏羲和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两位非常著名的神。传说伏羲发明了渔猎工具,发明了八卦,而女娲更是神通广大,既补天,又造人。由于他们能再造生命,因而受到渴望长生不老的汉代人的特别尊崇。在萧县汉代画像石刻中,我们看到了许多鳞身、蛇躯的伏羲女娲图案,他们或站立、或交尾。辅首衔环是汉代画像石刻比较常见的一种图案,它是由饕餮逐渐演化而来。饕餮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神兽,因为这种神兽凶恶、贪婪,所以一般让其衔环,作为铺首置于大门上,用以驱邪。其实汉代画像石刻中的铺首,往往综合了许多兽类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造型既像牛,又像虎,面目凶恶,非常可怕。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神。现在民居中常见的虎头门环正是这种文化因素的延续。 萧县汉画像石不仅是绘画和雕刻两门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还是汉代民间艺术的综合体现。萧县汉石刻壁画的大量出土,丰富和充实了我国古代石雕艺术和壁画艺术的宝库。它虽经两千年左右的风化侵蚀,却使我们看到了已消失的汉代生活场景和文化艺术陈迹,再现了汉代的历史画卷,为我们了解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间习俗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是十分难得的历史资料。其艺术成就堪与世界艺术名作媲美,在我国和世界艺术领域中占居重要的地位。  3、萧县的书画风气盛行 粗旷、写意是萧县汉代画像石刻的风格,萧县汉代画像石刻内容丰富,取材广泛,虽然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有的已经残缺不全,但透过这些精美的石刻艺术作品,依然能够看到汉代先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研究汉代的风土民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也正是汉代画像石刻那种夸张写意的风格和粗旷抽象的美,为当地人士提供了创作的灵感。1992年,萧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第一个“书画艺术之乡”。这里不仅出现了一批书画大家,而且研习书画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时尚。除此之外,萧县汉代画像石刻虽然消失了,但雕刻的传统却依然在延续。 4、濉水之战(萧县) 高祖二年四月,刘邦联合了五路诸侯,乘项羽攻齐之机。从洛阳出师东征。刘邦率联军56万,在路上又收附了彭越的3万余人,一举攻入彭城,占领楚都。 得胜的刘邦陶醉于一时的胜利,放松戒备,天天摆酒庆贺,恣意享乐,“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史记·项羽本记》)。项羽听到彭城失陷的消息,一面分兵继续攻齐,一面自率精兵3万回救彭城。项羽由鲁(今山东曲阜)出胡陵(今山东鱼台东南),进至萧县(今萧县西北),出其不意,由西而东袭击联军的侧背。从早晨战至中午,大破联军,歼灭联军10万余人。联军向西南败逃,楚军乘胜追击,在今县城北渠沟一带将汉军团团包围。 刘邦所率联军由五个诸侯国军队临时组成,军令不能统一,既不能相互配合,又矛盾重重,抵挡不住楚军凌厉的攻势。联军濉水被围后,刘邦惊魂未定,还未来得及组织反攻,各路诸侯军便争相逃命,慌不择路,互相践踏,死者无数。楚军乘联军混乱之机发起猛攻。3万精兵一阵猛杀,联军又死伤数万人,尸首弃入濉水,“濉水为之不流”(《史记·项羽本记》)。恰巧此刻刮起西北大风,一时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刘邦忙率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