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必修3第三课宋明理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轮必修3第三课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程颢; 概述宋明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北宋——理学创立; 南宋——理学成熟; 南宋、明朝——理学发展(发展为心学) ;儒学理论化体系化; 三教图(清)丁云鹏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一、宋明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三教合一 1、两汉以来,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 2、魏晋南北朝儒学面临严重挑战; 原因:①社会动荡不安; ②佛教、道教迅速传播,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自孔子到董仲舒,多伦理原则和教条,思辨性、理论性较弱。——最主要) 3、三教之间相互吸纳渗透 4、隋唐时期“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 (1)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2)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5、儒学复兴运动——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 韩愈率先提出;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二、宋朝的程朱理学;1、理学的产生 (1)原因: ①社会政治根源:两宋时期,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统治者要求通过调整统治思想,以适应维护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 ②魏晋以来,三教合一,儒学吸收佛、道有益成分,发展为更为理性、思辨化的新的儒学体系; ③儒学的复兴和疑古惑经的环境 。 ④宋朝建立,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在此基础上,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 (2)条件: ①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 ②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 ③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2、思想来源: 3、基本含义: 4、代表 5、统治地位的确立:;程颢,河南洛阳人,世称明道先???。;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 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理的本质: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 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人伦者,天理也”。 ③认识论: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 ; “格物”就是指“即物穷理”。 “格”字有二义,一是“来”的意思,格物也就是“达于物”,或者“即于物”的意思;二是“穷至”、“极至”的意思,所谓格物也就是就物而穷理。对于“物”,可训为“事”或“理”。程、朱主张就世间万事万物而体认天理。格物穷理,是教人从待人接物的具体事情中去体认道学家所讲的天理。 “致”,有推致和穷尽两重意义,这和“格”字的意义相近。致知是指通过格物达到对于天理的真知。。 “格物致知”的基本含义就是:通过接触、研究万事万物去认识、体验“理”,最终达到贯通明“理”。 格物是致知的基础,致知则是格物的目的和深化。;一物需有一理。 万物皆有理。 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 天下只有一个理。 天者,理也。 有理而后有象,有象然后有数。 ——《二程遗书》;朱熹著书图。朱熹(1130-1200),号晦庵,是二程思想的集大成者。; 朱熹首先提出“四书”之名,对它们加以注释并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等书。元以后的科举考试,都首重“四书”,并以朱熹的注解作为释读的惟一标准。;2、思想:;评价: ①理气论——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心性论: ③认识论:程朱理学所强调的“格物致知”,并不是要求科学真理,而是明德之善,主要是道德层面的。 ④功夫论——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即是天理,“天理”和“人欲”是根本对立的。人们应克制自己的私欲,顺乎天理.反映了朱熹提出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但另一方面,在伦理学上则有用理性原则来作为社会普遍道德法则的意义。; 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 陆九渊 南宋思想家, 人称象山先生。 心学创始人; 朱、陆两人学术观点不同,但经常邀请对方到自己主持的书院讲学,反映宋代书院打破了不同学派之间的门户之见,提倡学术争鸣论辩的良好学风。;《王阳明全集》;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朱熹、陆九渊、王守仁都曾在此讲学。;1、陆九渊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