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1课时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等不同的发展阶段,最终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由于该模式存在着很多弊端,二战后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人相继进行改革。但由于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都无法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最终导致国内局势失控,苏联走向解体,国际社会主义发展遭遇到重大挫折。;第1课时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考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
目的
内容
特点
评价;帝国主义;考点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认识:
(1)目的不同:前者是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后者则是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实质不同:前者是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手段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而后者则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2. 通过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教训?
(1)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
(2)任何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3)每一次改革都有其积极性,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特别是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原则和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指导意义。;重工业;3. 对比新经济政策,理解邓小平为什么说“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护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材料二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便、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四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决议。……当这个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1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三中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材料四中苏俄政府实行的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2分)西方人士为什么却说:“俄国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呢?(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新经济政策的成效怎样?(2分);【解析】本题考查了苏维埃俄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考查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两个知识点。其中第(1)问主要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可以通过材料概括得出。第(2)问直接作答。第(3)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要掌握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实质。第(4)问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回答,既要看到取得的成效,又要看到这项政策没有被长久的实行。
【答案】(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分)目的:列宁想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2分)
(2)变化:苏俄的经济政策已经发生了变化,以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
(3)原因: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发展资本主义。(2分)原因:新经济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分)
(4)成效:新经济政策实施以后,苏俄经济恢复发展了,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但是后来苏联废除了新经济政策。(2分);二、斯大林模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形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