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览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览表

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览表 1 文言文两则 项目内 容要 求了解积累掌握运用教学 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生字新词 认读课文中出现的11个带拼音的字√文学常识《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重点语句①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③ 孰为汝多知乎?√内容 结构《学弈》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 《两小儿辩日》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思想感情《学弈》 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写法 特征 其他《两小儿辩日》中“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的“去”为“距离”的意思,与现代常用义不同。√ 2 匆匆 项目内 容要 求了解积累掌握运用教学 目标1.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生字新词会写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文学常识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重点语句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内容 结构本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思想感情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写法 特征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其 他在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第3题指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可用“……的时候,日子……”的句式,写几句话。√ 3 桃花心木 项目内 容要 求了解积累掌握运用教学 目标1.会写本课6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了解文章运用的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生字新词会写本课6个生字,理解“莫名其妙”“语重心长”等成语的意思。√文学常识这篇课文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重点语句 ①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②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③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内容 结构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 √思想感情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写法特征文章运用的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其 他注意一些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