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考军校军队语文统考试卷
PAGE \* MERGEFORMAT- 21 -
2012年军队语文统考试卷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是____。
A.浓墨重彩(chóng) 锲而不舍(qī) 翘首星空(qiáo) 狡黠(jié)
B.暴殄天物(tiǎn) 绿林好汉(lǜ) 大腹便便(pián) 同胞(bāo)
C.拈花惹草(zhān) 目不暇给(jǐ) 风驰电掣(chè) 拾级(shè)
D.安步当车(dàng) 大模大样(mú) 汹涌澎湃(pài) 殷红(yīn)
2.错别字最多的是____。
A.铩羽而归 手头宽裕 寒喧 通辑令
B.坚如磐石 未雨绸缪 钢性 综合征
C.寥若辰星 真知灼见 葱笼 撒手锏
D.走上正规 驼鸟政策 黏合 霎那间
3.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
A.不名一钱 名:占有。 错落有致 致:情趣。
B.严惩不贷 贷:饶恕。 一蹴而就 就:完成。
C.有案可稽 稽:查考。 守株待兔 株:树木。
D.屡试不爽 爽:差错。 赴汤蹈火 汤:热水。
4.没有语病的是____。
A.汉和帝时期,奉命修史、担任皇后和嫔妃的老师的,是班固和班超的妹妹班昭。
B.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该学院院史馆、图书馆及院容院貌。
C.吴冠中的《长江万里图》在2010年拍出了5712万元人民币,创造了内地油画作
品拍卖的新标杆。
D.煮熟的水饺、面条、稀粥,放的时间长了,就会黏在一块,或者变稠。
5.标点符号的使用,最恰当的是——。
A.中学时代我读的是理科,对《语文》《政治》两门课,没有摸索出一套较好的学
习方法。
B.在某网站发起的“醉驾入刑后,高晓松成为第一犯案名人,你怎么看?”的投票
中,认为“该罚”的占36%,认为“该重罚”的占55%o
C.在调解无效后,体彩中心正式向公安局报案,王某兑奖时用的是一张假彩票。
D.一个戴草帽的男人气势汹汹地质问施工人员:“谁让你们挖的?给我停下。”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文化创新要有世界眼光 张俊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历经社会变迁,中国文化之所以能有气象万千的格局,之
所以能维系绵延不绝的血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吐故纳新、完善自我。在历史
上,从军事征战到贸易往来,从官方的使节互派到民间的自发沟通,文化交流都不可避免
地成为人们彼此理解和接纳的重要内容。就此而言,古老中国的文化更新,正是在一次次
文化交流中实现的。毫无疑问,只有在这样开放包容的交流中,我们的文化创新才有了不
竭的动力和活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文化,犹如它山之石,
本身就充满了新的特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犹如不同色彩
的搭配,在纵横交错、明暗强弱的各式组合之中,新的“颜色”就会出现。不同“颜色”
的文化,只有相互碰撞、融合,才能迸发新的魅力。当前,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和生物多样
性的概念一样,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这种“多样性”的提倡,不只致力于文化的保护,
更是在强调多样性文化之间的启发和借鉴。
在多样的世界文化中,我们的文化创新需要坚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切忌闭门造车。我
们历史上的几个文化大繁荣时期,无一不伴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引进和吸收,是
学习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从历史看,埃及古文明之于希腊,希腊文明之于罗马,
印度文明之于中国等,其间的消化吸收,无不证明开放包容的重要意义。就近而言,上世
纪80年代,中国大陆曾兴起过一股声势浩大的“文化热”。其实质,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前
提下,中国社会通过引介国外经典作家和作品,大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如今,“文
化热”已经散去,但文化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却一直在继续。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的文化创新在吸收之中,当然还要坚持自己的特色,不能邯
郸学步。我们要用世界的眼光,将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作为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参照
系和资源库,并以此激发我们文化创新的灵感和活力。但不可忘记,世界眼光是要有立足
点的,是应以“我”为主的。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吸收什么样的成果,这些都应从我国
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种变异在文化创新
中也同样存在。如果不注重土壤,只是简单地嫁接,那么所谓文化创新,结出的就只能是
苦果了。事实上,任何文化创新都是一种“扬弃”,既要力避无原则的照搬照抄,也要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中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论文.docx
- 立柱桩施工方案.docx VIP
- 碧桂园北湖项目营销策略提报 -房地产-2024-.pptx VIP
- [云南]2024年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30人 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详解.doc
- 09J940 皮带运输机通廊建筑构造.pdf VIP
- BSI MDR Requirement 欧盟MDR要求培训课件.pdf VIP
- 13《精卫填海》课件(共32张PPT).pptx VIP
-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全文).docx VIP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简答题库(含答案).pdf VIP
- YS_T 582-2013电池级碳酸锂.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