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010 科龙衰落
科龙衰落 科龙的衰落,不只是因为管理层剧震一再发生,还因为过去科龙在资本市场上的完美形象,本身是一个神话 对科龙(0921)来说,2000年是命运转折的一年。科龙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意外。 年初,市场曾预计科龙的年中销售额将有11.7%的增长,盈利是7.015亿元。然而科龙在年中给出的是一份自上市以来最令投资人失望的中期报告:科龙的盈利只有1.08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75%。这还不是最坏的消息。尽管科龙高层随即宣布将采取一系列成本控制和产业转型计划收复失地,6个月之后,投资者得到的是一纸预亏公告--在经历了长达16年的高速成长之后,科龙宣布它的主营业务可能出现亏损。 时值2000年圣诞节前夕,科龙的消息使市场蒙上阴影。当日,香港和A股市场的科龙股票双双下跌,其中科龙在香港市场中的股价报收1.34元(港币),跌幅5.6%??和当年投行评价的直追17港币的强势相比,判若云泥。 从上一财年每股盈利0.65元(港币)到中期报盈利下降,再到年底报预亏,科龙出现了从巅峰到谷底的跌落。 “完美”神话终结 2000年3月,科龙高级管理层剧震,四名副总裁集体换人,总裁王国端引入的“空降兵”在科龙掌权;6月,再次剧震,王国端退居二线,来自大股东广东省顺德市容奇镇的代表徐铁峰接掌科龙--徐铁峰此前担任容奇镇副镇长。此时,上距王国端从公司创始人潘宁手中接过总裁职位,只有一年。 1999年11月,当科龙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20家最佳中小企业时,刚刚从潘宁手中接过指挥棒的王国端意气风发,“我们的企业很年轻,但是幸运的是我们还没有犯过错。” 王说这句话的口气很大,但没有人质疑他这样说的资格。科龙的业绩有力地为他提供了支持。自1996年在香港上市以来,科龙的每股盈利连续四年保持在0.6元港币以上。1997年中国红筹股全线溃退之时,科龙成为惟一一家股价维持在发行价以上的企业。其时,中国证监会指定42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齐聚顺德仙泉酒店商讨对策,无异于向科龙致敬。 从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农机维修小厂到第一家在港上市的中资乡镇企业,科龙曾经是香港资本市场中最为人称道的中国企业,历年来所获奖项车载斗量。在香港的基金经理眼中,无论是产权结构、管理体制还是创新机制,科龙都堪称中国乡镇企业样板。连续9年夺得中国制冷业销售第一的成绩更使投资人趋之若鹜。那时,证券机构分析员对科龙使用最多的词语是“增持”,科龙两个字前面最常用的定语则是“完美”。 科龙神话在2000年告终。在短短的一年间,科龙的股票跌至1元(港币)区,香港证券机构公布的分析报告认为科龙的股价还没有到达谷底。在2000年中期报盈利下降之后,科龙便成为机构投资者“重点考察对象”,从7月到年底,关于科龙的分析报告已累积到十余份之多。等到12月科龙宣布主营业务可能亏损之时,市场上各种消息已经满天飞,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一年间,科龙的市值跌去了80%。 此次公布预亏,科龙在公开场合给出的原因是竞争加剧导致利润摊薄,以及科研投入加大带来的成本增加。但是震惊于科龙剧变的投资界开始对科龙的一系列举措作系统的重新解读。 法国兴业证券有限公司中国研究部主管罗莹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进行人事调整当然不见得是坏事,但是像科龙幅度这么大、频率这么快的调整却不太正常。罗认为,科龙的透明度大不如从前。2000年6月的高层人事调整,事前没有任何风声,事后也没有解释;各证券机构虽然试图与科龙沟通,科龙却一直回避。与此同时,越调整公司业绩滑坡越厉害,在这种情况下,香港投资界对于科龙的信心越来越低。 王国端与徐铁峰 盈利预警公布之后,长期以完美形象示人的科龙似乎如释重负,新任领导班子不再讳言集团存在问题。一直维持低调的徐铁峰称:“科龙已经在过去一年甩掉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包袱,今年将轻装上阵。”而2000年3月起担任副总裁的屈云波则更为坦率。早在去年10月,他就宣称:“科龙的销售系统比同类企业至少落后三到五年。”在摘去头顶上的耀目光环之后,科龙需要面对在集团迅猛发展过程中掩盖起来的弱项。另一个更加意味深长的变化则是,在潘宁时代奉为圭臬的不熟不做的原则已被彻底突破,企业的战略目标从做全球制冷业老大变成了拓展以家电为主的相关多元化高科技产业。 2000年,将科龙的过去和未来划出了一道分水岭。徐铁峰甚至公开称:新科龙从今天开始出现了。 在代表过去的那端,站立着潘宁和他领导了14年的科龙--光环下的完美科龙;在分水岭的这一端,则是日渐清晰的徐铁峰和一个陌生的科龙--问题重重,内外交困,和大多数中国企业一样充满“阶级斗争”的火药味。站在他们中间的人物是王国端,一脚踩在过去,一脚迈向未来。 作为潘宁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