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电子课件2.pptVIP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电子课件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电子课件2.ppt

中国古代经济问题;一、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二、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 三、土地赋税制度的演变线索 三、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 四、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一、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原因、影响 公元7世纪是“温暖期” 。8世纪开始气候由温暖湿 润变为寒冷干燥,秋季冷空气南下的时间提早, 春季时间推迟,气候带南移两个纬度。持续到13 世纪初期,北方和西北更为寒冷干燥了;先秦时期:形成黄河中游经济文化中心 龙凤文化的结合。鳳 龍 殷人“不常宁”、“不常厥邑”,“自契至 汤八迁,汤始居亳”。 ;唐宋之际:形成长江下游经济文化中心 魏蜀吴三国鼎立,立足于三个经济发展中心:中原洛阳、西南成都和东南建康。 晚唐时期“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 。 大运河以洛阳??中心,从江南往关中长安运粮物。 ;北方战乱说、都城迁徙说。 地理环境 : 中国在黄河中游, 古印度在恒河流域 古埃及在尼罗河流域 巴比伦两条大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的中间的美索不达米亚(两河隙地) ;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不同性格 以前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以后整合为南北两大类别 。 内陆:勤劳、喜静、顺从 沿海:聪颖、活跃、冒险 四夷、两广;愚公与徽商;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32: 徽郡保界山谷,土地依原麓,田瘠埆,所产至薄。独宜 菽麦红虾籼,不宜稻粱。壮夫犍牛,田不过数亩,粪雍耨栉, 视他郡农力过倍,而所入不当其半。田皆仰高水,故丰年甚 少,大都计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之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负 贩,或就食他郡者常什九。转他郡粟给老幼,自桐江自绕河自 宣城者,舰相接肩相摩也。田少而直昂,又生齿日益,庐舍坟 墓不毛之地日多。山峭水激,滨河被冲啮者,即废沙碛,不复 成田。以故中家以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南北士人的不同风格 地灵人杰 唐宋八大家 《全宋词》中的词作家北方155人,南方617人。 理学:二程、朱熹、陆九渊 特点:喜经术而轻文学 ,尚豪放厌绮丽 ;南北士大夫官员的不同政治主张 “后世子孙无用南士作相” 。 “天圣以前选用人才,多取北人,寇准持之尤力,故南方士 大夫沉抑者多。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视,兼收博采, 无南北之异,于是范仲淹起于吴,欧阳修起于楚,蔡襄起于 闽,杜衍起于会稽,余靖起于岭南,皆一时名臣。……及绍 圣、崇宁间,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有沉抑之叹。” “用南士为相,多引用南人,专务变更,天下自此多事” 。 “臣与安石南北异乡,用舍异道” 。; 二、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 方式——男耕女织 目的——衣食温饱 原则——自给自足 ; ;2.粮食作物 休耕制、一作制、二作制 先秦时代休耕制(菑新畬) 不休 休一年 休二年 第一年 √ √ √ 第二年 √ √ × 第三年 √ × × 第四年 √ √ √ 第五年 √ √ × 第六年 √ × × ; 五谷:稻 稷 黍 麦 菽; 薯类;玉米 高粱 生产生活单位:五口之家 产量:2石/亩; 什一之税;泰半之租; 最低必要量:日食米一升(谷二升),岁用绢一匹。 小自耕农20亩/家;佃农50亩/家 ;3.衣料作物 唐宋为界 丝麻—丝棉 李肇《唐国史补》记载:薛谦训为江东节制,乃募军中未有室者,厚给货币,密令北地娶织妇以归。岁得数百人。由是,越俗大化。 《太平广记》记载:唐代定州何明远,家有绫机五百张。 庄绰《鸡肋编》记载:定州织刻(缂)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挣上,随所欲作花鸟禽兽状。以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缂)丝。 ;三、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线索 土地制度是手段,保证赋税徭役是目的。 土地私有制形成以后,初税亩、“履亩而税”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