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软件风云-《电脑报》.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软件风云-《电脑报》

本文来源于《电脑报》 软件风云 翻开还带着些许墨香的《电脑报`94合订本》,不由得把《软件辉煌》那篇连载传奇又细细地读了一遍,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油然而生。 软件王国的旷世奇才比尔·盖茨和他的“微软”,号令MS-DOS“过关斩将”,呼风唤雨,铸起一座辉煌的丰碑。然而,向应用软件的进军却命运多舛,一再受挫:第一波,高擎Multiplan大旗,首战电子表格VisiCalc软件,却不料身后Lotus1-2-3异军突起,只落得丢盔弃甲“败走麦城”。第二波,苦心推出MS-Word,直逼字处理盟主WordStar,没想到又被WordPerfect坐收渔利“火烧连营”。直到最后,仰仗 Windows 之虎威,才如愿以偿地让Excel和Works登上“王位”。这一段往事,技术战商业战风风雨雨,时而伴随狼烟四起,时而搅得周天寒彻,细嚼起来,倒是很有一番滋味。 突然间,想起了《电脑报》社与美国微软公司联袂发起的“中文版MS-Office征文”,笔者自度无此功底,不敢斗胆揭榜应对,只得再续它一篇传奇,为那些不太熟悉的读者们,讲讲Office里的Word和Excel以及更早的Multiplan来龙去脉,讲讲VisiCalc、Lotus和著名的WordStar若干逸闻,讲讲那些大多由“孩子”们创出的业绩弄出的纷争。题名《软件风云》,以便与去年的《软件辉煌》遥相呼应。 话说1982年初春,微软的员工笑逐颜开,搭载IBM PC航船出海的战略初战告捷。除了MS-DOS如日中天之外,微软的触角已伸入到诸多语言领域——BASIC、汇编、FORTRAN、PASCAL……,公司巨大的盈利使比尔·盖茨的照片第一次上了《财富》(Money)杂志的封面。 比尔的秘书,人称“微软慈母”的露宝(M.Lubow),一面兴高采烈地把杂志分发给每位员工,一面向着比尔打趣道:“你看起来好潇洒好英俊!”“真的吗?我是不是显得太年轻?”“你本来就青春年少,不过才27岁!你们都是些孩子嘛。” 那天晚上,露宝领着这群疲惫不堪的“孩子”们走进了一家酒吧,准备小酌庆贺一番。 “小姐,请来一杯啤酒。”比尔挤到柜台旁,腼腆地开了口。 “对不起,”招待小姐一反殷勤常态,从头到脚,把比尔看得一愣一愣,“按照美国的法律,未满20岁的小孩是不能饮酒的。请出示您的身份证!” 露宝和伙伴们笑得???仰后合,“小孩”顿时臊得面红耳赤,微软的董事长的确是太年轻了! 露宝当然还记得6年前发生的那件往事。当时的微软,仅有区区6员大将,业务刚刚上路。时年42岁的露宝,从报纸上看一则招聘秘书的启事,决定闯去试试运气。刚从斯坦福大学毕业被招聘进微软的程序师伍德(S.Wood),自告奋勇“冒充”总经理,拍板敲定这位4个孩子的母亲成为微软的第7名员工。 “董事长外出了,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他的办公室!”伍德一本正经地叮嘱道。露宝点头记下自己的职责,却不明白这家公司究竟闹的什么名堂。几天下来,看着这些孩子一刻不停地敲打键盘,然后抱出大叠大叠的纸让她收好,终于让她弄懂了一个道理。晚上回家,神秘兮兮地对先生说道:“告诉你什么叫电脑软件——那就是一大堆有记号的白纸!”她先生却不以为然地告诫说:“千万注意,也许到月底他们根本开不出工资……” 第二天清晨,露宝气喘嘘嘘地跑来向“总经理”报告:“不好了,一个小孩突然闯进董事长的办公室,不知道要干什么……”“你胡说些什么?那是我们的董事长。”“什么?他就是比尔·盖茨?”露宝张开的嘴再也合不拢。她至今还是不懂,这些个嘴上无毛的孩子,怎么就忽然间把公司变成了“巨人”? 微软的“孩子”们可不想就此止步,年轻人张开幻想的翅膀,比尔·盖茨又开始“想入非非”,暗自策划了一个新的战略——策马挥戈,攻向应用软件的广阔天地。他的第一个目标,瞄准了不可一世的VisiCalc电子表格软件。   80年代在苹果机上成长的中国电脑玩家们,多半都知道VisiCalc。当年的中学生,有的甚至还在“第二课堂”上亲手试用过这种新奇的电子表格。 与VisiCalc相关的又是一个“孩子的故事”,故事恰好发生在露宝加入微软,比尔·盖茨还无暇顾盼应用软件的时候。 1977年,正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的硕士研究生布里克林(D.Bricklin),26岁的毛头小伙,烦透了导师布置的那些课外作业。其实,作业无非是计算填写一些单据、账目和统计表格。一支铅笔、一个计算器加一张画满表格的纸,单调重复的工作毫无乐趣又容易出错。好在布里克林刚刚学会了BASIC,于是偷偷溜进机房,在DEC小型电脑PDP-10上写了个小程序,轻而易举地做完了每天繁重的课外习题。 布里克林禁不住得意地把“秘密武器”向导师炫耀,教授觉得这也许是个有发展前途的好主意,鼓励小伙子找个软件公司求得帮助。布里克林有了写在纸上的程序,却没有自己的电脑,无法继续把它改写成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