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导学案(第二课时).doc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导学案(第二课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导学案(第二课时)

PAGE  PAGE 5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其含义,明确灾害的孕灾环境。 ⑵掌握水文灾害、生物灾害等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及其危害,并能就某地发生的自然灾害结合所学知识给予合理分析。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实例讲解、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等帮助学生了解各种灾害的时空分布、成因、危害,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各种灾害的预防措施。 ⑵通过观看灾害记录片片段,借助影片的强烈视听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多种自然灾害有深刻印象和直观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全面看待各种自然灾害,既看到有利的方面,又看到不利的方面。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 二、学习重点 1.水文灾害中洪涝灾害的成因、风暴潮的成因。 2.列举生物灾害的主要危害。 3.运用地图,说明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三、学习难点 长江中下游地区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四、学法指导 学生查阅有关自然灾害的信息,进行交流探讨,激发学生探索地理奥秘的兴趣。 五、学习过程 ?????????(一)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 1.洪涝 (1)两种类型: (2)成因和多发地区 类型形成原因多发地区洪水  涝渍 两者联系(3)危害: (4)阅读: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2.风暴潮 (1)概念: (2)两种风暴潮的发生季节、地区和特点 ?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台风引起的风暴潮温带风暴潮  3.思考 为什么季风区、江河下游平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二)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 1.病害 (1)类型: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 常见的森林病害有: (2)病害发生的原因: A. B. (3)危害: 2.虫害和鼠害 (1)虫害的常见类型 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 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 (2)鼠害及危害 ①重灾区: ②危害: (3)虫、鼠害的特点: (4)造成虫害和鼠害流行的因素: ① ② 3.思考:蝗灾与旱涝的关系? (三)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1.阅读教材16页地图,世界上两大自然灾害带: (1) 自然灾害带 主要灾害类型有: (2) 灾害带。主要灾害类型有: 2.阅读自然灾害的群发和群聚现象 3.思考 查询资料和读图1.27,比较各大洲自然灾害的特点。 表3.1 比较各大洲自然灾害的特点 大洲名称自然灾害特点  亚 洲 欧 洲自然灾害类型较少,低温灾害特别是雪灾比较严重。 非 洲  北 美 洲 南 美 洲自然灾害类型较少,以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灾害为主,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智利、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大 洋 洲大陆内部气象灾害较多,岛屿多火山、地震灾害。六、课堂小结 七、当堂检测 (2005年高考,广东卷)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回答(1)-(2)题。 (1)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 ??) A.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B.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D.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 (2)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措施是( ???) A.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C.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D.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