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备选优质套题阶段滚动检测(六).doc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备选优质套题阶段滚动检测(六).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师备选优质套题阶段滚动检测(六)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无限精彩在大家 www.TopS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阶段滚动检测(六) 专题十八至二十四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为教的政策。”该观点说明在中国古代( ) A.儒家学说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B.教育以道德教化为主旋律 C.汉武帝确立了教育的基本内容 D.汉武帝是教育的开创者 2.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所指的“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 ) 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 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3.(阶段单独考查)宋朝安徽籍爱国词人张孝祥于1168年作《浣溪沙》一首:“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此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不包括( ) A.理学发展 B.南宋偏安江南 C.城市经济繁荣 D.封建专制达到顶峰 4.利普斯(德)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写道:“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造纸术的西传( ) A.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 B.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兴起 C.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D.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5.维新思想家谭嗣同认为:“故通商者,相仁之首也,两利之道也。客固利,主尤利也”;“西人商于中国,以其货物仁我,亦欲购我之货物以仁彼也。”下列观点与材料不符合的是( ) A.主张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 C.认为东西通商是平等互利的 D.认清了西方国家通商的本质 6.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 A.魏源、洪仁玕 B.洪仁玕、康有为 C.康有为、孙中山 D.孙中山、陈独秀 7.毛泽东在1949年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以下即将实现的各项属于孙中山遗志的是( ) ①推翻帝国主义势力,取得民族独立  ②建立民主政权,保障民主权利 ③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生幸福 ④扫除现代化发展障碍,迈向民族振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罗斯·特里尔说:“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开创“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③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提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思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9.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表 年代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校数在校生数学校数在校生数学校数在校生数1949年34万2 400万5 219127万20511.7万2003年49.13 万1.25 亿10.09 万9 115.13 万1 9111 175.05 万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②“211工程”的推动 ③我国人口的持续大幅度增长 ④《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D.“舍善而趋恶不是人类的本性” 11.古希腊哲学家朗基努斯在著作《论崇高》里说:“天生之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 ) A.提倡自由平等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