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和生活”课程标准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德和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一、标准的基本线索:回归生活 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三、《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教师角色 ;一、标准的基本线索:回归生活; 我们大家都知道,最初的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浑为一体。随着专门化教育的出现,教育从现实的生活中分化出来,教育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是在学校中进行。随着课程门类的增多,人类每一方面的生活,都成为某一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分门别类,彼此孤立地进行教与学。每一门课程往往都是以各自的学科逻辑来安排它的体系,如历史:中——外历史、古——今历史;地理:中国——世界地理;品德:把原本根源于生活的一些道德规范,分列了品德课的体系。学习的过程就是跟列入课程内容的抽象要领体系、文字、符号打交道,把它们的字义弄明白了,背诵出来了,就通过考试了,这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过程可以是毫不关联的,这些就是专门化学校教育内在隐含着的脱离生活的危机。; “回归生活”是我们课程追寻的理念,什么是“回归生活”?它包含了哪些方面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1、课程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 ;2、课程是为了生活的。 ; ★道德产生于生活 最初道德表现为与生活融合一体的风俗习惯,在风俗习惯中人们感受到好的生活应当是什么样的。最初的道德教育也是以生活来示人以德,以生活自身来规范人的行为,而不是道德的说教,灌输道德的戒律。 ★道德内在于(社会)生活 道德与生活不是“两张皮”。可以说,道德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构成要素,是“生活的构成性规则”。道德是生活中的人的需要,特别是精神的需要。应当说没有道德就构成不了人的社会生活,也就不可能有美好生活的追求。 ; 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道德产生于、内在于(社会)生活。人们是为了(社会)生活而构建、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绝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另一方面,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也绝离不开道德和道德的学习。道德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基本理念,所得出的结论是: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的学习;道德学习的过程必定内在于社会生活学习过程之中。《品德与生活》综合为一门课的主要根据也在于此。 ;3、通过生活学习生活 ; 在教材设计中,我们(1)努力调动儿童已有的经验。(2)通过自身的观察、调查、了解等活动和互相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3)摹拟某种生活情景、如扮演、编故事等等,在这种“准生活”摹拟中学习。 ; 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 第一部分 前 言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 (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 1.健康、安全地生活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设这方面的内容,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这部分共11条内容,分别用3个小标题显示内容归类和教育目的的方向性(其他三个部分中,小标题作用均同于此)。 ; 2.愉快、积极地生活 (共9条)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设这方面内容,旨在使学生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这里值得提示的是此部分内容整体上更加强调情感投??,强调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发展儿童健康心理,形成愉快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因而也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