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每课一练2(湘教版必修2).doc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每课一练2(湘教版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每课一练2(湘教版必修2).doc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每课一练 一、选择题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据杜牧、苏东坡的诗句,回答1~3题。 1.苏东坡诗句中的“岭”指的是(  ) A.秦岭         B.南岭 C.八达岭 D.小兴安岭 2.唐明皇进行荔枝北移失败后只好快马输送,这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  ) A.季节性 B.地域性 C.周期性 D.季节性和周期性 3.造成荔枝北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地气候条件的差异 B.两地水源的差异 C.两地地形条件的差异 D.两地土壤条件的差异 【解析】 第1题,荔枝属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北纬20°~28°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因此苏东坡诗句中的“岭”应指的是南岭。第2题,唐明皇进行荔枝北移失败,说明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第3题,荔枝是珍贵热带果品,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因此造成荔枝北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两地气候条件的差异。 【答案】 1.B 2.B 3.A 下面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完成4~5题。 4.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5.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热量条件好 【解析】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油菜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这主要是由各地的热量条件差异造成的。第5题,a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该地地势相对较低,因此热量条件相对较好,适宜种植油菜。 【答案】 4.B 5.D 自然生长的甲鱼需7年才能成熟上市,而江汉平原进行人工养殖甲鱼,在冬季用温室不让甲鱼冬眠,使甲鱼三年即可成熟上市,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据此回答6~7题。 6.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的是(  ) A.气候 B.政策 C.科技 D.市场 7.湖北江汉平原的甲鱼到上海销售,主要得益于(  ) A.发达的通信网络 B.快捷的交通运输 C.优厚的倾斜政策 D.优越的地理位置 【解析】 第6题,现代农业中,市场及需求量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大,其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第7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答案】 6.D 7.B (2012·南昌模拟)读我国不同地区2000年粮食生产效率表,回答8~10题。 项目资本投 入量人力投 入量自然资 源效率资本 效率人力 效率化肥量 (千克/ 公顷)劳动力 (劳动 日/公 顷)粮食/耕 地(千克/ 公顷)粮食/化 肥(千克/ 千克))粮食/劳 动日(千 克/日全国平均264.53199.54 37716.5521.94西北省份197.25213.52 83315.7513.86西南省份186.60312.33 97921.4412.69东南省份317.18169.45 66518.6136.56东北和新疆235.65119.44 90821.7842.258.表中所示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的是(  ) A.西北省份 B.西南省份 C.东南省份 D.东北和新疆 9.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南省份最具优势的农业生产条件是(  ) A.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耕地质量 B.化肥效率 C.劳动力效率 D.耕地面积 10.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入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反映出(  ) A.农业生产落后 B.劳动力科技素质高 C.机械化水平高 D.气候条件优越 【解析】 第8题,西南省份人力投入量最大,人力效率最低,故其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第9题,各区域粮食生产的自然资源效率东南省份最高,而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是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第10题,机械化水平越高,人力效率越高。 【答案】 8.B 9.A 10.C 阅读下面四幅图,回答11~12题。 11.四幅图中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12.新疆采取坎儿井这种引水方式是为了(  ) A.创造旅游景观 B.减少水分蒸发 C.防止水污染 D.节省建设成本 【解析】 ①图玻璃温室主要作用是在冬季种植花卉或蔬菜,改造的是天然热量不足的自然条件,②图所示的是梯田,改造的是地形,③图是新疆干旱区的灌溉工程,把地表水转入地下,防止水分蒸发,④图华北平原盐碱地改造的措施之一是用井排井灌,减少地下水的盐度。 【答案】 11.A 12. B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