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知能演练(人民版选修1).doc

3.2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知能演练(人民版选修1).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知能演练(人民版选修1).doc

1.(2012·常州高二模块测试)“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这是对哪次改革的描述(  ) A.梭伦改革         B.商鞅变法 C.李悝变法 D.孝文帝改革 解析:选D。“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与“中原文化”指的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结合所学可知应选D项。 2.(2012·苏州高二检测)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最主要历史作用是促进了(  )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游牧民族的农业化 C.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解析:选D。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各族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增加了交流,减少了隔阂,有利于大一统局面出现,故D项最佳。 3.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的过程 B.农业化的过程 C.工业化的过程 D.汉化的过程 解析:选B。题干中的关键限制信息是“经济发展角度”。 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的融合 解析:选B。社会进程主要指社会制度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包含量变和质变两个层次。两次改革的相同影响较多,但关键是促进政权的封建化。 5.阅读材料: 材料1: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 ——《齐民要术·耕田第一》 材料2:西晋初年与北魏末年户口数比较 请回答: (1)从材料1、2中可得出怎样的信息? (2)分析材料3中北魏末年户口数增加的有利因素。 答案:(1)材料1反映出当时人们重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农业生产。材料2户口数增加表明北魏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及游牧民族生活逐步农耕化。 (2)黄河流域的统一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均田制的推行、农民负担的调整;牛耕的广泛使用,新的耕作技术的推广;政府重视兴修水利;北方民族大融合局面的出现。 一、选择题 1.(2012·阜阳高二模块测试)北魏农业生产日益活跃的主要原因是(  ) A.均田制 B.吏治的改善 C.赋税的调整 D.迁都洛阳 解析:选A。只有均田制与赋税制度与“农业生产”关系较密切,而赋税又建立在土地制度之上,故选A。 2.在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长城沿线的各族生产方式的变化,不能反映(  ) A.均田制影响 B.民族融合 C.少数民族封建化 D.吏治清明 解析:选D。吏治清明与否与生产方式的变化无关。 3.北魏时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  ) A.生产方式上 B.生活习惯上 C.言行举止上 D.饮食穿着上 解析:选A。北方各族的封建化核心是指由游牧生活方式转为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故A项最佳。 4.(2012·潍坊高二检测)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兴旺 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解析:选C。材料描述的是洛阳城内市场的庞大,商家众多,建筑繁多,只能证明城市经济发展,商业兴旺,故选C。 5.下列属于鲜卑族封建化表现的是(  ) ①游牧民族陆续成为中原农民 ②鲜卑贵族广占良田,成为中原地区的封建主 ③鲜卑贵族还兼营工商业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解析:选A。要从当时封建化的过程与表现来思考,①②③都是游牧民族向农耕文明转变的表现。 6.(2012·临沂一中月考)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 A.迁移、杂居、互相通婚 B.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 C.各民族互相学习,补短扬长,共同发展 D.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反压迫斗争 解析:选C。民族融合主要是指各民族相互交流、学习,共同发展,减少隔阂与矛盾的过程,结合概念可知C项最佳。 7.(2012·海口高二检测)下列内容,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 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C.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 D. 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解析:选C。增强军事力量不属于改革的“历史作用”。 8.(2012·福州高二联考)他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这一改革顺应了下列哪一趋势(  ) A.民族的融合 B.分裂走向统一 C.中央集权加强 D.经济中心南移 解析:选A。由材料中“是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这一信息即可判断答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