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3LF炉机械设备安装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3LF炉机械设备安装方案

PAGE  PAGE 18 江苏淮钢集团有限公司转炉炼钢厂新建3#LF精炼炉工程 机械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1.概况 江苏淮钢新建3#100tLF精炼炉是转炉炼钢后的二次精炼设施,也是转炉炼钢和2#圆坯连铸机浇铸之间必要的缓冲工艺程序。 1.1 LF精炼炉的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电弧加热升温,调节补偿钢水的温度损失;成分微调,进一步脱硫;改变杂质的形态,生产洁净钢水。 1.2 LF精炼炉主要机械设备 合金供应系统:铁合金熔剂供料系统(地下受料坑、波状挡边带式皮带机),3#带式输送机及卸料小车,高位料仓、汇总料斗、电磁振动给料器,1#、2#两条短皮带机,封料仓装置。 钢水输送系统:2台钢水罐车、2台喂丝机。 电极升降及夹紧装置,电极接长站。 炉盖、排烟罩及横移装置,炉盖提升装置。 1.3 主要设备性能参数:见表1-1 2.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2.1 国家标准、规范 《连??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1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YBJ201-83 《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炼钢设备》YBJ202-83 《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炼钢设备》YB-9243-92 2.2 施工图 2#、3#LF精炼炉基础系统 215-203Y1-3 3#100tLF精炼炉工艺图 215-203G1 熔剂与铁合金加料系统布置图 215-203G2 熔剂与铁合金加料系统3#带式输送机 215-203E2 喂丝机导管升降装置 215-203M1 φ400mm电极连接站 215-203G9 2.3 相关技术文件 《江苏淮钢集团有限公司转炉炼钢厂新建3#LF精炼炉工程施工合同》 2.4 我公司已前所施工类似工程经验,施工队伍力量和设备装备条件 2.5 现场条件 3.设备安装施工工艺程序(见第3页) 4.主要机械设备施工方法 4.1 基础复测、基准点埋设,中心线投放 根据3#LF炉工艺总平面布置图和截面图,以钢水罐车轨道中心线为3#LF精炼炉系统设备安装的横向中心线,以3#LF炉加热中心线为3#LF精炼炉系统设备安装纵向基准线;在F列22柱砼基础上埋设1个基准点,作为3#LF精炼炉系统设备安装高层控制基准点。 并在设备基础和各层平台投放辅助基准线,以满足变压器和各台带式输送机安装。 表1-1 100tLF精炼炉主要设备性能参数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钢包运输车及轨道地面轨道QU120m142轨距3800mm钢包运输车100t辆2V=2~20m/min2加热包盖结构形式水冷管式提升高度mm600提升方式液压缸3加热装置π形固定架套1电极固定架电极φ400mm根3极心圆φ680电极臂形式铜-钢复合电极升降速度m/min4~5电极行程mm2600电极夹紧放松蝶簧夹紧,液压缸松开4液压系统工作压力MPa12-16介质:水-乙二醇5变压器16MVA台1一次电压KV35二次电压V310~210三相不平衡系数<5%短网阻抗MΩ2.5高、低压配电柜台286钢液升温速度℃/min≤47排烟方式侧排风管8熔剂、铁合金加料系统套14.2钢包运输车和轨道 4.2.1钢包运输车轨道安装 钢水罐车轨道安装在EF跨17~25线间,轨道中心线距F列7500mm。 钢水罐车轨道为QU120,轨道顶面标高为±0.00m,轨道跨距3800mm,轨道总长142m。 轨道安装方式:轨道与预埋板采用E5015焊条焊连接;轨道与轨道间采用V807焊条坡口焊接,由于是冬季施工,轨道焊接时严格按以下工序进行:打坡口 预热 焊接 回火处理 加盖石棉灰 轨道头磨平处理。 钢水罐车车挡为在轨道头上制作安装R450圆弧车挡。 钢包车轨道的纵向中心极限偏差为±1mm,纵向水平度公差为0.5/1000;轨距极限偏差为0+2mm;标高极限偏差为±2mm;同一横截面两轨顶面高低差不得大于1mm。 4.2.2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