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辛亥革命 优化训练(人民版必修1).doc

3.2辛亥革命 优化训练(人民版必修1).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 辛 亥 革 命 eq \x(基)eq \x(础)eq \x(达)eq \x(标) 一、选择题 1.从下列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 ②革命隐藏着失败的危机 ③革命派大力弘扬民主 ④民主政治得以实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图一表明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图二表明共和成孤岛,革命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图片不能体现③;④的说法本身不对。 答案:C 2.有人评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时说:“革命之举,必假借于暴民乱人之力,天下岂有与暴民乱人共事而能完成者乎?终亦必亡,不过举身家国同毙耳。”这段话的意思是(  ) A.清朝统治最终必然灭亡 B.必须发动群众参加革命 C.革命只会导致国家衰亡 D.必须用暴力推翻清政府 解析:由材料中的“暴民乱人”、“终亦必亡”等信息可知,材料对辛亥革命持否定态度,并认为革命必然导致亡国,C项正确;A项曲解了材料中“亡”的含义;B项理解不符合材料中“暴民乱人”的称呼;辛亥革命采用的就是暴力革命的方式,D项理解错误。答案C。 答案:C 3.(2014·天津六校联考)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国旗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从图一(大清帝国龙旗)到图二(中华民国五色旗)的变化反映了(  ) 注:龙旗含义:龙是至尊无上的神圣之物,象征皇帝,按照五行之说,中央属土,土为黄色,亦为满清之色。 五色旗含义:红、黄、蓝、白、黑五色象征汉、蒙、满、回、藏五个民族共和。 ①封建制度的结束 ②共和观念的深入 ③民主平等的趋势 ④民族团结的加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考点:辛亥革命的意义。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但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说法是错误的;五族共和,②正确;由民族歧视到五族共和,③④正确,故选A项。 答案:A 4.“各班会党日昌明,……男子共和争促进”。该情形出现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解析:由“男子共和争促进”可知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答案:A 5.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  ) A.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B.洋务派、维新派和抗战派 C.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 解析:此题考查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三个派别的特点,注意时间是甲午战争以后。根据各派的特点可知选C项。 答案:C 6.三民主义的各项主张中,含有较充分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现在(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解析:此题考查三民主义的概念,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现耕者有其田。 答案:D 7.(2014·肇庆检测)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年份1912191319141915工厂数(家)4646122 A.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B.“一战”的爆发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 解析:从题中首先看时间是1912——1915年,可知A项不属于导致这时期变化的原因,因为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于19世纪90年代。 答案:A 8.(2014·天津六校联考)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 A.火车时代,“乘风而行”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解析: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按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D项正确;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已完成,而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A项排除;B项“战略盟友”说法错误;C项是指以蒋为首的国民政府,排除。 答案:D 9.(2014·广州调研)胡适在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变换了全国的空气,解除了一个不能为善而可以为恶的最上层高压势力,然后才能有各种革命的新种子在那个解放的空气里生根发芽。该事件应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解析:考点是辛亥革命的意义,从“变换了全国的空气,解除了……最上层高压势力,各种革命的新种子……生根发芽”可知是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促进了思想解放。 答案:D 10.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推翻了统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