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4某高层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基坑降水土方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PAGE Error! No bookmark name given.
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靠近河岸边,距离××河河岸仅有100m左右的距离,地下一层,地上11号楼为7层,框架结构,6号楼为17层,框剪结构。设计6号楼采用筏板基础,11号楼采用了桩筏基础。
基础土方需要开挖的尺寸和大致标高情况如表1:
表1 基础土方需要开挖的尺寸和标高
长宽挖深备注6号楼41m39m-6.50m地下室6号楼41m21m-8.00m平行××河靠近河边11号楼55m17m-5.20m垂直于××河
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拟建建筑物场地内地势总体平坦,总体上讲场区地层除表层杂填土以外,其下为第四系冲洪积物,场区基岩层为红砂岩层。现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的结果,将勘查揭露的与基坑工程密切相关的土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第①层:素填土,灰褐色,松散,主要成分为细沙、粘性土,底部夹有粗沙和砾石,地表局部为建筑垃圾。层厚2.80~3.80m平均层厚2.91m。
第②层:中砂,黄褐色,稍密-中密状态,饱和,以石英砂为主,承载力高,低压缩性。层厚0.50~4.20m,平均层厚2.91m。
第③层:砾砂,黄褐色,稍密,饱和。层厚1.2~4.10m,平均厚度2.72m
第④层:砾石,杂色,中密-密实,饱和。层厚3.80~5.50m,平均层厚4.29m。
第⑤层:砂质泥岩,强风化,棕红色,层厚2.80~3.80m,平均厚3.25m。
第⑥层:砂质泥岩,中风化,棕红色,未揭穿。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由于地质勘察报告主要服务于工程设计,为设计提供承载力依据,所以,在这份报告中没有见到关于土工试验方面的结果。因此,也不知道土的空隙率、塑性指数、饱和容重和含水率。
周边环境
本工程位于××河岸边,规划范围内原有建筑已经拆除,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北侧面临××河,仅有100m左右的距离;南侧为待开发地段,现状为空地,以后将陆续开发建筑;东侧面临有一栋三层建筑,条形浅基础,距离拟建建筑物有20~30m的距离;西侧有多栋三、四层住宅,条形浅基础,最近处距离基础边仅有10m左右距离,后面临近××酒店,四层,基础为采用天然地基的混凝土条形基础。周边所有房屋除××酒店以外,其余均为未规划以前所建的村民住宅,基本上建筑时没有施工图纸,更别说是地质勘探,基础均为天然地基片石基础,而且片石砌筑均没有水泥砂浆,又加之都是原有二、三层建筑后来又加高1~2层,直接加高而地基与基础均未处理,地基承载力根本就没有富余,是这次土方开挖保护的重点。
编制依据
编制原则
在保证基坑工程安全可靠;保证坑内工程桩的安全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简便可行、缩短工期。
编制依据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施工图纸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 T111—199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0)
参考文献
《工程地质土力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高层建筑施工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施工总体部署
场区地质水文环境及周边环境分析
基坑规模大、开挖深。拟建工程基坑轴线东西约55m,南北宽约60m,基坑最大开挖深度7.0m 。基底面积约3600m2,按不放坡考虑,尚应开挖土方25200m3。
基坑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土是一种由碎散矿物颗粒组成,并具有连续孔隙的多孔介质。当土中孔隙完全饱和时,由于水所处的位置不同,存在能量的差异,水就会从高位向低位渗流。拟建建筑物距离××河岸仅100m左右,而且除第一层杂填土渗透性略差以外,其余各层均为饱和状态的砂石类土,尤其是开挖层大部分正好处于第二层土中粗砂层内,渗透性好,水量丰富,较易引起土方边坡滑坡、基底管涌、流沙现象的发生。
临近河边,渗流影响基础施工和开挖边坡稳定,从而影响周边建筑地基的变形和稳定。基坑四周10~40m以内均有建筑物,而且地基基础不是太好,建筑质量不好,一旦产生不均匀沉降,后果不堪设想。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目前有以下几种方案可供选择;
井点降水:设置三级管井井点进行降水,确保抽水量大于渗透流量,该方案会造成周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如果施工时间过长,有可能个别井点会堵塞报废,因此不可行。
钢板桩:挖土前打入钢板桩,一方面作为基坑支护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阻止地下水的浸入,但由于本地没有钢板桩施工企业,费用自然就会增加。同时打桩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止水帷幕:浇筑地下连续墙或连续桩,一方面作为基坑支护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阻止地下水的浸入,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但造价较高,如果从降低造价方面考虑,也可以先挖4m,到达地下水位上,再打6m左右深度的桩,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治疗精神障碍药的临床运用.doc
- 3机调试期间锅炉运行异常情况总结.doc
- 3楼地下室施工方案.doc
- 3水钢平面钢闸门设计计算书.doc
- 3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自我评估报告备案表.doc
- 3炉耐火浇注料技术协议.doc
- 3沥青混凝土原材选择与目标生产验证配合比设计调整及注意事项.doc
- 3激励的案例分析(学员版)2.doc
- 3焦化厂事故案例学习.doc
- 3特殊难加工材料的高性能切削牌号研究.doc
- A298报告(基于Matlab的微粒群优化算法的仿.doc
- 9压力容器焊接技术.doc
- ahs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doc
- A576投资管理办法.doc
- 9清蓄示范工程样板点建设标准及施工作业指导书(反滤过渡料填筑).doc
- ANSYS参数优化和概率设计在超声波焊接工装上的应用(6页).doc
- AQ30452013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doc
- Al3Ti-7075复合材料论文原位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doc
- AltiumDesigner如何用AGNDDGND组织不同器件的引脚,同时处理好不同网络之间的直接连通.doc
- AQP1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和意义(4页).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