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用)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

(广东专用)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专用)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PAGE  【全程复习方略】(广东专用)2014版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评估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3·洛阳模拟)春节是我国几十个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但各民族过春节的形式各有不同,如汉族在除夕夜要合家吃年夜饭,长辈给未成年的孩童“压岁钱”;布依族的除夕夜,全家人同坐在火炉旁,整夜守岁;藏族则在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等。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 2.2013年广东茂名决定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全力打造以“活力茂名”为主题的民俗文化、以冼夫人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以荔枝为龙头的荔枝文化等文化品牌,做足海的“文章”,凸显地方文化特色。这表明(  )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3.(2012·北京文综)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 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 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的传播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4.2013年(癸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首次由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陕西省政府联合承办,将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缅怀始祖、慎终追远、弘扬民族文化、期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盛典。十几年来,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已逾百万人次。这表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5.“一个只能出口机器设备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积极地向他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我国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电视、文学“骏马奖”评选。这有利于(  ) ①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 ②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③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彰显民族文化的核心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它们的熏陶。这说明(  ) A.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B.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C.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8.电影《唐山大地震》震撼人心,主人公方达在灾难中失去了父亲和一条手臂,但倔强、坚强的他最终带领母亲走出心灵的废墟,走出痛失亲人的阴霾,完成艰难痛苦的心理重建,让母亲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以下最能体现方达身上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的是(  ) ①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我们之所以“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是因为民族精神(  ) ①能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②与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③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 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久不衰的活力。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  ) A.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B.发挥党的指导思想的“主心骨”作用 C.保持传统文化不失去民族精神的本色 D.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博采众长 11.(2013·广州模拟)有一首歌名字叫《中国志气》,歌里唱道:人有精神老变少,地有精神土生金,宁肯咱少长肉,瘦也要先长筋……精神对??个民族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