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桐子组织培养.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桐子组织培养

四川省茂清山桐子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第六章 山桐子组织培养技术 (祝志勇) 组织培养是一种技术难度相对较大的无性繁殖方法,尤其对于木本植物。本章介绍组 织培养的意义及基本操作流程,并以引进日本种源的山桐子组织培养实践与研究为例,总结 和分析山桐子组织培养技术,为山桐子优良种苗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是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组织、细胞全能性的 原理,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光、温等条件下,使其增殖、生长、发育而成完整植物 的一种先进的繁殖方法。培养的离体材料称为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根据外植体的不同,可 分为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含愈伤组织)、细胞培养、原生质培养和细胞杂交等。 根据培养的操作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液体培养又分为振荡培养、旋转 培养和静止培养等。 第一节 组织培养的意义 组织培养早在 20 世纪初即已开始,有 80 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发展很快,并广泛用于 花卉繁殖和苗木生产,现在由琼脂培养转向液体培养,即用发酵罐深层培养,形成微繁殖工 业。目前又拓展出人造种子技术,把用微繁殖技术形成的不定胚和芽条用球形胶囊包裹起来, 形成人造种子。这种人造种子能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发育成植物体。花卉生产上大量应用这 项技术始于 80 年代,它成为替代传统观赏植物繁殖方法的重要途径。90 年代初,由于劳动 力成本过高,这项技术又移向劳动力充裕的地区。据统计,园林植物中已有 600 多种通过组 织培养获得了无性系,其中相当一部分营养繁殖后,由苗圃供应市场。 根据组织培养可用极少量的繁殖材料,在 相对短的时间内繁殖大量的植株,并可得到去 病毒的壮苗。这在某些大量育苗及花卉的商品生产中,已成为极有效的繁殖手段。组织培养 技术在园林花卉及园林育苗上的主要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获得无病毒苗,并为传统营养繁殖的观赏植物提供脱毒的母本,使观赏植物能大 量繁殖与生产。 采用传统的营养繁殖方法来繁衍的种类,不能通过种子途径去除病毒,由于利用植物体 的一部分繁殖,易导致病毒积累,危害加重,直接影响观赏价值。而植物的茎尖生长点区几 乎不含或含极少病毒。因为该区无维管束,病毒难以进入,所以茎尖培养,成为获得无病毒 种苗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茎尖越小脱毒效果越好,但培养时困难也越大。 二、保存种质资源,并在苗木及花卉育种上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加速新品种的产生。 1 声明:以上文档为祝志勇教授著作内的内容,且版权归出版社所有,请勿作商业用。 如需其它服务,请联系四川省茂清山桐子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8 四川省茂清山桐子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营养繁殖因没有种子供长期贮藏,其 种质资源传统上只能在田间种植保存,耗费大量人 力物力,且 种质资源易受人为因素及病虫和自然环境影响而丢失。而用组织培养技术来保存, 结合低温,可大大节省人力、物力,特别是采用超低温保存方法,如在-1960C 的液态氮中 保存,更可大大延长保存期,其 外 植体仍具有较高的生活力及分生能力。同时通过胚胎培养, 可挖掘潜在的优良的新品种,丰富园林花木的种质资源 三、快速、大量繁殖优良品种。 传统的营养繁殖因受气候、季节、基质等影响和限制,母株利用率低,繁殖系数小。而 组织培养进行营养繁殖,具有用材少、速度快、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等特点,可迅速、大量繁 殖出所需苗木。如目前在珍贵园林苗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