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文论.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国古典文论

第七章 德国古典时期文论; 德国古典时期文论: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期流行于德国的文论。 之所以称作德国文化的古典时期,是因为德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历史学家都把古希腊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理想范型来尊崇。 与德国古典文论密切相关的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 德国古典美学:产生于18世纪后期(以1790年康德的第三批判《判断力批判》的出版为起点),经过费希特、谢林、席勒、歌德、到黑格尔集大成,而以费尔巴哈为终结的德国美学流派。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德国古典美学全面探讨了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西方美学的一座高峰,西方两千年古典形态美学的集大成和最高成就。 德国古典美学的产生,是畸形、落后的德国社会中,由法国大革命触发的一场精神领域的革命及其结果。 从美学自身来看,是英国经验主义和大陆理性主义综合的结果。;18世纪末的德国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康德谈“善良意志”。“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席勒:通过审美王国走向政治的自由。 谢林:审美直观额艺术当做人类的自我完成,鼓吹“神话哲学”和“天启哲学” 黑格尔:把现实生活的一切都解释为绝对精神的自我生成和自我发展。;西方哲学背景;德国古典时期的文论就是以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作为思想基础的文论。总体有以下特点: 一、人道主义意识强烈。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在人的精神领域和意识范围之内的改革,都把美和审美以及艺术当做完整人性,解放人类,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康德《判断力批判》,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费希特《人的使命》、谢林《艺术哲学》,黑《美学讲演录》、费《基督教的本质》,充盈着抽象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思想。;;三、由浪漫主义逐渐转向古典现实主义 由康德的天才论、自由游戏说,经过席勒和歌德的阐发,到黑格尔就基本倾向于古典现实主义了,即以古希腊、古罗马古典艺术形态为理想的现实主义。 1794-1805年,德国形成了以歌德和席勒为代表的古典文学高峰。 同时,以康德、费希特、谢林为基础形成了早期浪漫主义流派——耶拿派。 后遭歌德、席勒的批判,黑格尔美学的嘲笑,逐渐式微。19、20世纪之交,德国文艺主要是自然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四、德国古典时期的文论,从康德到黑格尔形成了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 这种发展表现为两个趋势:由主观精神逐步过渡到客观精神。由外在辩证法(外在的对立统一)逐步发展为内在辩证法(内在的对立统一)。康德→费希特→谢林→席勒→黑格尔。 康德、费希特的主观唯心哲学催生了德国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歌德的自然神论、席勒和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指导了德国古典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第一节 康德; ; ; ; ; ; ; ; ; ; ; ; ; ; ; ; ; ;3.“美是一个对象的符合目的性的形式,但感觉到这形式美时并不凭对于某一目的的表现。” (主体与客体):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客体没有外在目的,却符合主体的内在目的。 4.“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作一种必然的愉快的对象。”来自“共通感”的必然性 必然性建立在康德假设的先验通感(人人都有的心灵机能)之上。 ; ;(二) 崇高理论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康德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 ;4、艺术的分析;;含义:文艺是通过形象实现的、对于理性的不受任何障碍的自由的观照。 (1)包含着理性观念,不是自然。它是艺术与自然、艺术美与自然美之间最重要的区别,自然只有在像似艺术时才美。 (2)艺术美是通过形象实现的自由观照,使其理性目的显不出任何痕迹,显露的是如同生活本来面目的形象。不是科学,不是手工艺。 A艺术与手工艺劳动的比较: 在内容上不受对象的存在束缚。没有明显的外在目的。 B 艺术与科学的比较: 在形式上不受对象的概念束缚。以形象为形式(科学则以概念为形式),形象不是蕴含一个概念内容,而是可以蕴含无限丰富的内容。 ;(三)天才论 天才的四个特点: 独创性:不是模仿,不遵循某种既定法规进行创造; 自然性:表现为自然禀赋,“天才不能科学地指出它如何产生作品,它是作为自然才为艺术定规律”; 典范性:天才的创造是艺术典范和评判的准绳; 仅限于美的艺术:其他领域无天才(在科学领域,明确认识到的规律是先决条件)。 ;四、成就与局限;第二节 席勒《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二、“感伤的诗”的类型 讽刺诗:理想同现实的对抗,是素朴诗到感伤诗的过渡类型。把现实当作厌恶的对象来处理:一是凄厉的讽刺诗(悲剧),二是戏谑的讽刺诗(喜剧)。 哀歌:理想不可企及,是感伤诗的典型形态 牧歌:理想已成为现实,是感伤诗的超越形态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