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咸阳市高考模拟检测.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咸阳市高考模拟检测

2016年咸阳市高考模拟检测(二) 语文试题 ?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 四大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客观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主观题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3.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这里,“道”是意向,“德”是基础,“仁”是归依,而“艺”则是自由的游戏,孔子所说的“游于艺”的“艺”,是 礼、乐、射、御、书、数,孔子说,“君子”在“志道”“据德”“依仁之外,还“游于艺”,便是说“君子”对于与物质技能有关的一切训练要有熟练掌握。对物质技能的掌握,是产生自由感的基础所谓的“游于艺”的“游”正是突出了这种掌握中的自由感。 这种自由感与艺术创作和其他活动中的刽造性感受是直接相关的,因为这种感受就其实质说,即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审美自由感。可见, 与后世某些儒家单纯任调伦理道德不同,在“志道”等之外提出“游于艺”,表?现了孔子对于人由于物质现实地掌握客现世界从而获得多面发展的要求,对?于人在驾驭客观世界的进程中感受到和获取身心自由的主张,同时也说明了孔子对掌握技艺在实现人格理想中的作用的重视。因为这些技艺并非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直接与“治国平天下”的制度、才能、秩序有关的。 另外这种“游于艺”的活动摆在“志道”“据德”“依仁”之后,可以看出,?“游于艺”既是前三者的补足,又是前三者的完成。仅有前三者,基本还是内向的、静态的、未实现的人格,有了最后一项,便成为实现了的、物态化了的、现实的人格了。因为这种人格其有一种实现了的自由和现实的自由感它不仅标志着对客观技艺、事物规律的物质实战性的??练掌握和运用自如,而且标志着?一种由于掌握了规律而获得自由从而具有实践力量的人格的完成这其实便是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了。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便正是主现目的与客现规律的协调、符合、一致。“游于艺”和“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似乎前者只讲技艺熟练,后者只讲心理欲求,但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角度看,这二者是有贯穿脉络和共同精神的,只有现实地能够做到“游于艺”,?才能在人格上完成“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不逾矩”便不只是道德的教条,而是一种人生的自由。前者是外在技艺的熟练,后者是内在人格的完成, 但在孔学里,二者有其深刻的关联。荀子提出“积学成伪”“制天命而用之”,?便是在理论上发展这个方面.后世颜元等人也强调“六艺的物质实践性这表明在儒学中,“圣人”的人格实现与六艺的物质实践性的现实掌握是相关联的,只有宋明正统理学家们过分强调心性,而把“游于艺”当作一种并不十分重要的补充,并且常常局限在诗文书画的所谓纯艺术的狭隘范围内,才从根本?上失去孔门“六艺”的原始的物质实战的丰富内容实际上,“游于艺”——在?礼、乐、射、御、书、教中的“自由游戏”,绝不是一个单纯掌极技艺的问题。而是通过对客現规律性的全面掌握和运用,现实地实现了人的自由。完成了?“志道” “据德“依仁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历程。 (摘编自李泽厚《美学四讲》) 1.下列各项中,关干“游于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游于艺”让人产生一种自由感,这种自由感与艺术创作和其他活动中的创造性感受是直接相关的,因为二者的实质是一致的。 B.“游于艺”是说“君子”要学会训练别人熟练掌握物质技能的一切技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具备产生自由感的基础。 C.游于艺”中的“艺”,对君子而言.并非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直接与“治国平天下”的制度、才能、秩序有关的。 D. “游于艺”不是一个单纯掌握技艺的问题,而是意味着一种由于掌握了规律而获得自由从而具有实践力量的人格的完成。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后,孔子还提出了“游于艺”,这说明他很重视对掌握技艺在实现人格理想中的作用。 B.孔子并非单纯地强调伦理道德“游于艺”的提出表明他还要求人们通过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更好地驾驭客观世界。 C.“游于艺”中的“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能,要掌握这些,人们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 D.“游于艺”是外在技艺的熟练“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内在人格的完成,但在孔学看来,二者有着深刻的关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心所欲,不逾矩”既表现了对个人主观目的的强烈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