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doc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

正定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 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明代张燧在《千百年眼》中说:“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其意在表明 A.中央集权制度在西周时已形成 B.周天子无权调集诸侯军队 C.地方诸侯权重导致分封制崩溃 D.改朝换代是社会发展规律 2.汉代“察举孝廉,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唐代“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明清“唯经义、尚八股,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材料表明汉至明清选官任官制度的变革 A.反映了专制皇权对思想控制的加强 B.实现了文化素养与治世才干的结合 C.开始由贵族政体向官僚政体转变 D.体现了选贤与公平的人才选拔原则 3.近代外交家顾维钧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这对我,对代表团全体,对中国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中国的缺席必将使和会,使法国外交界,甚至使整个世界为之愕然……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观点来看,它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顾维钧的话 A.较为客观地分析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过于夸大了当时中国社会主义运动 C.说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有所提高 D.极大地赞扬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4.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了第四个宪法修正案。完善了私有财产保护制度;完善了土地征用制度;增加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这说明 A.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时俱进 B.全国人大是唯一的立法机构 C.私有财产在新中国初步得到肯定 D.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5.下面是据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的文字表述统计整理出的阐述多边外交政策的字数占涉及外交工作文字表述总字数的百分比图。由此图可知,我国的多边外交 A.已经取得重大成就 B.起起落落最终下降 C.受到国家日益重视 D.提升了国家的地位 6.古罗马法学家曾说:“每个共同体为自己制定的法是他们自己的法……根据自然原理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称之为万民法。”由此可见,“万民法”是 A.一切罗马公民的成文法 B.是系统化的罗马法体系 C.对罗马奴隶制度的否定 D.自然法原则的具体体现 7.几个英国中学生上完历史课后,就学习内容发表评论。其中一个学生说:“通过议会,我们驯服了国王,约束了暴君,避免了革命。”据该学生的评论,可推知 A.光荣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 B.英国国王已经成为议会的国王 C.英国国王成为了国家的象征 D.英国议会取得了国家一切大权 8.马克思说:“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这说明巴黎公社 A.是无产阶级性质政权 B.反映出天赋人权思想 C.社员是“社会公仆” D.实行的是直接民主 9.多极化的政治更加有利于世界的发展与和平,各国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想,可以平等地交流意见和建议,可以进行良好的合作。材料表明 A.和平已经成为世界永恒的主题 B.多极化助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C.多极化的发展消除了战争威胁 D.多极化下各国利益达成了一致 10.《韩非子》中所讲的“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说明,战国时期已出现深耕、熟稷(弄碎土块,平整田地)、熟耘(多次除草)。由此可见,战国时期 A.农业已出现专业化经营 B.农业生产已有精耕细作特点 C.耕耙耱技术已十分成熟 D.集体劳作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11.据《中华文明史》记载,明朝中后期在松江府一带,“土瘠则秋收必薄,故躬耕之家,无论丰稔,必资纺织以供衣食……每夜静,机杼之声,达于户外”。这反映出当时松江 A.棉纺织技术获得较大突破 B.耕织结合的家庭结构解体 C.出现家庭手工业品商品化 D.商品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 12.齐桓公曾主张对人口、房屋、树木、六畜征税。管仲认为:直接向人民收取财物,自然会招致人民的不满,提出适当的加税销售就能获得巨大的收入,避免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取之于无形,使人不怒”的办法。管仲的做法 A.意在大力发展官营手工业 B.有利于激活市场流通 C.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 D.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管理 13.宋人耐得翁在《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