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基本概念; 2、熟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原因与分类; 3、了解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对机体的影响; 4、掌握各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变化特征。 本章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生原因与机理; 2、各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变化特点。;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血管内不断流动的过程。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有赖于心脏、血管的形态和机能、血液性质和含量的正常,这些条件发生改变,就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有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 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是由于心脏和大血管的疾病或全身性血量及血液性质的改变所引起的波及全身各部位的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是由于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结构或血量及血液性质的改变所引起的仅???于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本章重点介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 血量和血流速度的改变:如充血、淤血等。血液性质的改变:如血栓形成,栓塞等。血管壁完整性的破坏:如出血等。 ;第一节 动脉性充血; 二、原因、机理与分类 (一)生理性充血:是指在生理情况下,由于某些器官组织的机能活动增强引起的充血。如运动时的肌肉组织的充血。 (二)病理性充血:是指在病理情况下,由于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后引起的充血。 1、神经性充血: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局部神经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的一种充血。即致病因素→局神经感受器,反射性引起缩血管神经抑制,舒血管神经兴奋,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如烫伤开始,皮肤接受刺激;炎症初期的炎性充血等。 ; 2、侧枝性充血:当某一动脉枝发生阻塞,而使血流受阻时,其堵塞部上方或周围吻合枝(侧枝)血管发生扩张充血的过程称侧枝性充血。 3、贫血后充血:在组织器官的血管因受外力压迫发生贫血时,如迅速解除其压迫因素,大量血液就会急涌入原贫血组织的血管内,使其血管扩张充血,此即贫血后充血。如胃肠胀气,腹水时。 ;二、病理变化; 镜检:组织内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数量增多,并充满多量红细胞。;淋巴结充血; 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使局部组织或器官内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病理过程,称为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 淤血有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全身性淤血是由心脏机能障碍所致,局部性淤血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静脉受压:静脉管壁较薄,极易遭受外力的压迫而致管壁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而使血液回流受阻。 (二)静脉内腔阻塞:如静脉内血栓形成或各种栓子(V瘤、V石、气性、组织团块性栓子等)的栓塞。 ;三、病理变化; 肺淤血;镜检:组织内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并淤积多量红细胞,组织细胞变性。;脾淤血; 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外的病理过程,称为出血。血液直接流出体外称外出血,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称内出血。; 血管壁的完整性破坏是出血的直接原因,根据出血时血管壁破坏程度不同,可将出血分为两种: (一)破裂性出血:由血管壁破裂所引起的出血。 1、血管壁的机械性损伤:割伤,刺伤等。 2、血管壁受病变侵蚀:血管壁或周围组织发炎、肿瘤。 (二)渗出性出血:由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红细胞渗出血管外引起的出血。只发生于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多发生于淤血和缺氧、感染、中毒、过敏性反应、VC缺乏等情况下。; 动脉破裂性出血:流出的血液呈鲜红色,血液流出的速度快,呈喷射状。 静脉破裂性出血:流出的血液呈暗红色,血液流出的速度较慢,呈线状或滴状流出。 毛细血管破裂性出血和渗出性出血:其出血量少,可在出血组织或器官内形成出血点或出血斑。;心内膜出血;  皮下出血时,出现血肿;泌尿器官出血时,出现尿血;胃肠出血时,出现吐血、便血;呼吸器官出血时,出现咳血;体腔出血时,出现腔积血。 ; 主要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和出血的部位。 心脏和大血管破裂性出血:因出血量大,可引起急性大失血,对机体的影响较大,如出血量超过全身血量1/3以上,就会导致动物的死亡。 小血管破裂性出血:因血管的反射性痉挛,并在破裂口处形成血栓,或流出的血液迅速凝固堵塞破裂口而自行止血。其失血少,对机体影响不大。但如发生在重要器官,即使出血量少,也可能引起严重影响,如脑溢血。大面积的小出血或长期反复多次的小出血,则可引起机体贫血,对机体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成分发生凝固或凝集形成固体物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形成的固体物称为血栓。 在生理情况下,血液内存在着凝血与抗凝系统,二者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使血液保持液态,受心脏动力的推动作用,在体内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