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物理选修3_5课件第16章第一节.pptVIP

2013人教版物理选修3_5课件第16章第一节.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人教版物理选修3_5课件第16章第一节

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前自主学案;(3)各种碰撞情景的实现:利用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设计各种类型的碰撞,利用滑块上加重物的方法改变碰撞物体的质量. 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小球实现一维碰撞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 (2)速度的测量: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碰撞前对应小球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度,算出碰撞后对应小球的速度.;2.追寻不变量 在一维碰撞的情况下,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只有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如果速度与规定的正方向一致,则速度取正值,否则取负值. 依据猜想与假设,依次研究以下关系是否成立:;三、实验器材  方案一: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 方案二:带细线的摆球(两套)、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布等. 方案三: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四、实验步骤  不论采用哪种方案,实验过程均可按实验方案合理安排,参考步骤如下: 1.用天平测相关质量. 2.安装实验装置. 3.使物体发生碰撞. 4.测量或读出相关物理量,计算有关速度. 5.改变碰撞条件,重复步骤3、4. 6.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比较,找出碰撞中的守恒量. 7.整理器材,结束实验.;核心要点突破;从表中所列的三个关系中,找出碰撞前和碰撞后守恒的量. 2.实验结论 经过验证后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碰撞前后不变的量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即 m1v1+m2v2=m1v1′+m2v2′.;二、误差分析 1.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是产生误差的一个原因,设计实验方案时应保证碰撞为一维碰撞. 2.碰撞中是否受其他力(例如摩擦力)影响是产生误差的又一个原因,实验中要合理控制实验条件,避免除碰撞时相互作用力外的其他力影响物体速度.;三、注意事项 1.保证两物体发生的是一维碰撞,即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动. 2.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3.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两小球静放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后,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直面内. 4.碰撞有很多情形.我们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改变,才符合要求.;课堂互动讲练;实验过程: (1)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并使光电计时器系统正常工作. (2)在滑块1上装上挡光片并测出其长度L. (3)在滑块2的碰撞端面粘上橡皮泥(或双面胶纸). (4)用天平测出滑块1和滑块2的质量m1、m2.;(5)把滑块1和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上,让滑块2处于静止状态(v2=0),用滑块1以初速度v1与之碰撞(这时光电计时器系统自动计算时间),撞后两者粘在一起,分别记下滑块1的挡光片碰前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1和碰后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2. (6)先根据v=L/t计算滑块1碰撞前的速度v1及碰后两者的共同速度v;再计算两滑块碰撞前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并比较大小. 实验数据:m1=0.324 kg m2=0.181 kg L=1.00×10-3 m;次数;【精讲精析】;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16-1-2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图16-1-2;(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16-1-3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已标在图上),则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填“AB”、“BC”、“CD”或“DE”).;(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 kg,小车B的质量m2=0.20 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 碰前mAv0=________kg·m/s; 碰后(mA+mB)v共=________kg·m/s. 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小车拖着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纸带上的点迹记录了两个小车碰撞前后的情况,要根据实际碰撞的状况来判断纸带上哪一段是碰前的,哪一段是碰后的.;【精讲精析】 (1)从分析纸带上打点情况看,BC段既表示小车做匀速运动,又表示小车有较大速度,因此BC段能较准确地描述小车A在碰撞前的运动情况,应选BC段计算A的碰前速度,从CD段打点情况看,小车的运动情况还没稳定,而在DE段内小车运动稳定,故应选DE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