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的研究概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及的研究概况

白及的研究概况 摘要:白及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随着白及认识和研究的深入,对白及更加广泛的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就近年来从白及的生物学特性、快速繁殖技术、鉴别、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概述,为白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白及;生物学特性;快速繁殖;药理作用 白及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2010版药典规定其来源为兰科植物Bletilla striata (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白及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功效为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白及除作为药用外,还可作为庭院观赏植物,并且在护肤化妆品,酿酒中亦广泛应用。本文对白及的生物学特性、快速繁殖技术、鉴别方法、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概述,尤其是白及的生物学特性及快速繁殖技术,期待能为白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1 白及的生物学特性 白及属为亚洲特有属,共有六种,我国有4种,分别为华白及、小白及、白及、黄花白及。白及假鳞茎扁球形,上面具荸荠似的环带,富粘性。茎粗壮,劲直。叶4-6枚,狭长圆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几步收成鞘并抱茎。花序具-10朵花,常不分枝或极罕分枝。花大,紫红色或粉红色 [6]。主产于贵州、四川、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等地[[2] 陈谦海.贵州植物志 (第十卷 )[M].贵阳 :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3]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第十八卷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1990.]。 陈娅娅[7]在白及生长发育特性分析中发现白及3 月份出苗,4月份进入了开花期,5月至 7月为植株的结实期。并且此阶段是植株生长的旺盛期,地上部分生长迅速,至7月下旬地上部分不在变化。8月下旬植株进入倒苗期,地下部分生长缓慢直到10 月植株完全倒苗,倒苗后块茎则不再生长,所以白及采挖一般在倒苗的前后时期。 王彩霞等[4]通过观察研究发现白及的繁育系统为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因为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花药始终高于柱头,而且花粉由粘性物质聚结成团无法散落至柱头,因此自然条件下的单花自交受到限制。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结果证实,白及不能进行自然的自花授粉,也不存在无融合生殖,需???传粉者才能完成授粉受精。因此,就白及的保护而言,不仅要对其野生资源进行保护,同时,还应保证其传粉昆虫的生境。 2 白及快速繁殖技术 2.1 外植体的选择 韦卡娅等[9]选择幼嫩块茎和种子分别作为外植体,经过相同的培养时间,由种子作为外植体的培养基内小苗分化较为完善。种子作为快繁外植体具有数量大、贮藏容易、蒴果消毒容易、培养萌动块四个优点。 胡开治等[10]采用沙藏、自然贮藏、低温干藏方法分别贮藏白及种子120、150、180天,常规种子皿内发芽法测定萌发率,SSR法比较差异性,结果发现沙藏白及种子的萌发效果好,贮藏180天仍有较高的萌发率。 2.2 培养基的条件 刘军凯[11]白及种子、假鳞茎、叶、根为外植体诱导白及的愈伤组织,以建立白及悬浮细胞系,得出用1/2 MS+2.0mg/L 2,4 –D+0.2 mg/LNAA+1.8mg/L 6–BA培养基可获得大量繁殖速度块、生长均与一致的愈伤组织。340 mg/L KH2PO4 + 3300 mg/L NH4NO3+ 100 mg/L肌醇+ 30 g/L蔗糖,改良的1/2 MS 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10%土豆汁,激素配方为0.2 mg/LNAA + 1.0 mg/L 6-BA + 2.0 mg/LIBA,配合每20mL培养液中接种0.0038g(DW)/L左右的细胞,为最适培养条件。 曾宋君等[12]的研究表明胚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在培养基加入10%的椰子汁能提高萌发率与成苗率,加入1%的活性炭有利于试管苗的生长;试管苗茎尖在MS培养基附加6-BA 0·5mg/L和NAA 0·2 mg/L时增殖效果好;生根培养以1/2MS培养基附加NAA 0·5 mg/L效果最好,加上10%的香蕉汁有利于生根壮苗。 付志惠等[13]将不同胚龄的白及种子接种到不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以研究白及种子萌发率、萌发时间、丛生芽增殖、生根等同培养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白及种子萌发率与其胚龄及有胚率成正相关,萌发时间则与胚龄及有胚率成负相关;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4.0 ms/L6–BA+0.2 ms/L NAA+100 s/L CM,其增殖倍数达4.41倍;诱导生根较好的培养基为1/2 Ms+0.2 ms/L NAA,生根率达90% 。 林伊利等[14]以白及成熟蒴果为材料,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无菌播种,种子萌发后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无性系繁殖,发现白及种子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 1/2 MS +6–BA 1.0 mg/L; 白及丛生芽增殖最佳培养基 MS +1.0mg/L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