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术移转厂商基本资料表-明道大学
明道大學
中藥生產栽培技術之技術移轉廠商意願調查表
擬技術轉移之
中藥種類□薑黃、□紫蘇、□板藍根、□半夏、□柴胡、
□馬藍、□山葡萄、□牛樟、□霍山石斛、□其他公司(農場)名稱公司(農場)地址成立時間工廠(農場)地址代表人/連絡人職稱電話傳真產品:員工人數關係企業/協力廠商
明道大學中藥有機栽培技術
研發成果授權及技術移轉廠商意願及開發計畫書
廠商姓名授權/技術
移轉名稱 繁殖與生產栽培技術(如薑黃、紫蘇、板藍根、半夏、柴胡、馬藍、山葡萄、牛樟、霍山石斛、其他)計畫名稱及編號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100年度中醫藥委託研究計畫台灣紫蘇與薑黃之有機GAP栽培模式研究
CCMP100 -RD-101計畫主持人明道大學講座教授兼任校長
陳世雄擬利用技術
內容1.本技術為中藥基原鑑定、種苗繁殖與種植規劃。
2.本技術為中藥有機栽培管理之輔導。
3.本技術為中藥有機病蟲害防治技術之輔導。
4.本技術為中藥有機生物農藥配製與使用技術之輔導。
5.本技術為中藥合理化施肥技術之輔導。
6.本技術為中藥採收加工技術之指導。
7.本技術為中藥相關產製技術諮詢及教育訓練等。可配合之
人力資源開發計畫負責人:陳世雄 職稱:講座教授兼任校長
(電話:04-8876668 傳真:04-8876669)
參與人員姓名:謝瑞裕、李明翰可配合之
生產設備現有合法耕作農園或農牧用地,具一般作物栽培管理經驗及簡易農產品加工場所與設備。擬新購設備:低溫乾燥機、切片機。相關領域之
開發經驗1.現有合法耕作農園或農牧用地,具栽培管理經驗及簡易農產品加工場所與設備。
2.具有農產品加工等經驗之農民之自然人、產銷班、農會法人、農產品生產與加工廠商或公司等機構。技術移轉步驟及達成時間步驟一:取得中藥種原與產製技術相關資料。
達成時間:簽約後二個月內步驟二:現場實際技術教授及移轉。
達成時間:簽約後三個月內步驟三:提供本技術之諮詢服務。
達成時間:簽約後四個月內步驟四:中藥材產量與成分分析及說明
達成時間:簽約後十二個月內步驟五
達成時間步驟六
達成時間產品上市時間預計利用本技術(包含中藥種苗繁殖、中藥種植、栽培管理、生產加工等)之產品可在約簽後2年內量產上市。未來市場
分析產製成為臺灣有機中藥材原料。授權期限一年
未來行銷
策略
1.有機中藥材原料。
2.中藥多元化產品之開發。
3.有機中藥生態農園模式之建立
未來成本
售價分析
含中藥栽培管理、有機肥料之合理化施肥、有機生物農藥、採收、加工工資、水、電、包裝材料及管銷等成本費用,每斤中藥材生產成本約600~800元。
未來獲利
評估
依中藥材種類與品質進行分級,每斤藥材售價約1,000~2,000元。收入?授權金:依審查委員會決議;□合作業者: 萬元;
□非合作業者: 萬元
□權利金(衍生利益金)______________
□簽約金______________
□依產品銷售額______之權利金(衍生利益金)________
□最高限額______________
□股權____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
申請人(公司代表人): (簽章)
申請日期: 年 月 日
※相關技術移轉內容與授權金以合約為準,本廠商意願及開發計畫書內容僅供廠商參考之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