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一代Z39.50ZING的发展与应用
林黃瑋097153110 資訊組織研究期末報告
PAGE
PAGE - 7 -
新一代Z39.50 : ZING的發展與應用
一、前言
數位資源藉由網際網路的便利性,讓使用者在家裡即可透過網路欣賞、瀏覽典藏的數位化內容。但是典藏數位資源系統的內容往往只能限定在該系統本身上進行查詢使用,而在權限控管限制了使用者的取用行為,難以進行更進一步的應用與研究。對於習慣於Web 2.0環境的使用者來說,他們會傾向於能夠將數位典藏的資源整合進自己習慣的工作環境底下;對於想要應用數位典藏資源進行研究的學者來說,他們會希望可以用統一、標準的規範來取用,並將數位典藏的內容整合到他們研究的系統當中;從圖書館的資源整合角度來看,圖書館會傾向於使用唯一的查詢介面,即能對於包含數位典藏在內的多種系統進行檢索,並取得、展示檢索之後的結果。為了滿足以上的需求,數位典藏需要一種標準且全面的開放服務,以支援更深層的應用。
二、ZING的興起
(1)Z39.50的發展應用有缺點
Z39.50是美國圖書館為了實現連結系統計畫(Linking System Project, LSP)而發展,用來定義電腦之間的資訊檢索,透過規範查詢格式、簡化檢索過程,實現不同資訊系統之間的資料交流。Z39.50被NISO和ISO先後採納,多於圖書館領域內廣泛採用。
雖然Z39.50標準提供了檢索完整的功能,但是現今網際網路的環境底下卻不常看見Z39.50的應用。主要原因有幾點:一、Z39.50是基於ISO的OSI參考模型的通訊標準,並不是實做在網際網路的TCP/IP架構上,造成無法在網際網路上直接使用Z39.50,大大地降低了資料互通性的效率;二、Z39.50過於複雜,各個系統實做Z39.50的程度參差不齊,反而導致實際操作上有所侷限,難以發揮Z39.50在資料交換上的優點。
(2)Z39.50的改進
為了使Z39.50能夠在新一代的網路環境中繼續發展,而能成為更具代表性的資訊檢索標準,一些Z39.50的開發者開始討論對於Z39.50標準的改造計劃。「ZING」一詞始於2000年12月舉行的ZIG(Z39.50 Implementers Group)會議,並於2001年的ZIG會議中,提出了一些以XML、SOAP、URI等HTTP/web技術的規範,這些實驗與規範被稱為ZING(Z39.50 International: Next Generation),意即「Z39.50的下一代」。
(3)ZING計劃
ZING是由許多不同目的的實驗性計劃所組成,包括:SRW(Search/Retrieve Web Service)搜尋檢索網路服務、SRU (Search/Retrieve URI Service)搜尋檢索位址、CQL(Common Query Language)通用查詢語言、ZOOM (the Z39.50 Object-Orientation Model)Z39.50物件導向模型、ZeeRex (Z39.50 Elplain , Explained and Re-Engineered in XML)、ez3950。
此計畫的目標是希望使Z39.50能更廣泛且更容易地實作,其中SRW/U是希望能將Z39.50改良並發展成為開放式檢索協定的主流,而ZOOM的目標是希望能簡化Z39.50的複雜度,ez3950則是應用SOAP作為Z39.50前後端的執行媒介,而SOAP所封裝的訊息則是使用XML編碼技術(XML Encoding Rules,XER)。
三、ZING技術原理
ZING主要的方法便是使用Web Services,包括XML、HTTP、SOAP、WSDL等標準的web技術,以便建立一個輕量化的Z39.50資訊存取協定。
(1)Web Services
Web Service是指用來描述透過XML訊息,並在網路環境上存取的一組操作(operations)的介面。一個Web Service使用一個稱之為服務描述的XML標示,用來描述所有與伺服器互動的細節,包括訊息格式、傳輸協定和位址。
簡而言之,Web services只是定義了應用系統如何透過XML封裝並傳送資訊、註冊並描述這些服務、系統之間如何提出要求和回應的一組標準協定。不過,Web Services並非一定是發展在全球資訊網路上的應用服務。一個Web Service能夠應用在任何形式的區域網路、網際網路(Internet),或是企業網路(Intranet)內。此外在建構應用程式時,也可將整個系統分為獨立的區塊,彼此間透過Web Services互動。例如建立一個分散式數位圖書館,應用Web Services提供分散式查詢、驗證、館際互借、檔案傳遞、圖書採購付款
文档评论(0)